元嘉之雄历史意蕴解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嘉之雄历史意蕴解读

“元嘉之雄”历史意蕴解读 ——对谢灵运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霍贵高,姜剑云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内容提要:谢灵运不仅是“五言之冠冕”,而且在其它多个方面都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政治上,执着追求,“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学术上,儒释道三家思想修养冠绝当时;文艺上,诗文书画堪称独步。其追求精神、综合素质、巨大成就,元嘉时期无人能出其右,被称为“元嘉之雄”。 关 键 词:元嘉之雄;谢灵运;历史地位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钟嵘《诗品》说:“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轹潘、左。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1]2-3高度评价了谢灵运在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五言诗中的历史地位。在汉末建安至刘宋元嘉二百五十多年中,钟嵘标举三人作为三个时期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充分说明了谢灵运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全面考察谢灵运的政治抱负、哲学思想和艺术成就,就会发现,谢灵运不仅是“五言之冠冕”,而且在其它多个方面都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当我们重新解读“元嘉之雄”的时候,必须赋予它全新的、丰富的内涵,给谢灵运以准确的历史定位。 一、政治上,“自谓才能宜参权要” 谢灵运生于日趋衰落的士族之家,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任。谢灵运又是一个文学天才,他“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2]1743。所以,他有强烈的功名意识。他能够在族人被杀、削封降爵的情况下,仍然追随当政者,为他们歌功颂德。当他归隐山林的时候,从他的诗中流露出的却是深深的忧郁和痛苦。只有他在彻底绝望的时候,满腔的怨愤与不满才终于爆发,他兴兵拒捕,兵败被擒,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在广州被杀。纵观谢灵运的一生,我们发现,谢灵运的心灵深处有着何等强烈的从政愿望,不然,何以出现如此巨大的人格分裂,何以兴兵叛逆、自寻死路?这是终生为之奋斗的愿望最终破灭之后所采取的极端的行为方式。 刘宋政权建立以后,“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士族与皇室分庭抗礼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皇室不断的采取抑制士族的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在这种情况下,谢家掌握重兵的谢晦俯首就戮,谢氏其他弟兄多采用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态度,来保全自身,维持家族的利益。 从兄谢瞻言行格外谨慎,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刘裕被封为宋公,弟弟谢晦为右卫将军,位高权重。谢晦从彭城回到京城家中,“宾客辐辏,门巷填咽”[2]1557。谢瞻见此情景,又惊又怕,劝诫谢晦说:“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2]1557谢瞻到了彭城以后,屡次请求宋公刘裕说:“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特乞降黜,以保衰门。”[2]1558谢瞻不仅劝诫弟弟谢晦,还亲自请求刘裕降黜封爵,可见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处于政治斗争的风头浪尖,难免招来杀身之祸,谢瞻有先见之明,故有此举。 谢灵运从弟谢弘微谨言慎行之外,还甘居贫俭。他过继给了从叔谢峻,走上了平步青云的道路。谢峻是声名赫赫的谢安的孙子,封建昌侯,家资丰厚。谢弘微过继以后,“唯受书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豫”[2]1590。谢混大为惊叹,告诉郎中令漆凯之要“依常分送”,谢弘微不好违背谢混的意思,只好稍微接受了一些。谢混死后,谢家的产业由谢弘微经营,更加小心翼翼,“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2]1592。不仅如此,他还“不言人短长”,而谢曜好臧否人物,每当这个时候,“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谢弘微的儿子谢庄大有乃父之风,将拜吏部尚书时,辞以多疾,说得特别可怜:“下官凡人,非有达概异识,俗外之志,实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来无意于人间,岂当有心于崇达邪。”[2]2171连活着的意思都没有了,难道还想当官吗?他接着说:“禀生多病,天下所悉,两胁癖疾,殆与生俱,一月发动,不减两三,每至一恶,痛来逼心,气余如綖。利患数年,遂成痼疾,吸吸惙惙,常如行尸。”(同上)照这样的病情,哪能正常工作呢?当时谢庄三十五岁,正值壮年,又在朝供职十一年才去世,可见,病重是假,韬光养晦才是真。 由以上谢家子弟的言行来看,他们在官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稍有不慎,便有飞来横祸。谢灵运身处其间,何尝不知?当会稽太守孟顗“表其异志”的时候,一向骄横的谢灵运知道闯了大祸,慌忙驰奔京师,上《自理表》为自己辩护。《自理表》的结尾说:“臣忧怖弥日,羸疾发动,尸存恍惚,不知所陈。”竟然整天的担心害怕,以至于旧病复发,精神恍惚。这是真的?还是为引起文帝同情的夸张之辞?但至少他急驰入京的表现,还是透露了他忧惧的心情。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