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史话 梁建勇.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县史话 梁建勇

目录 环县史话 3 第一章 环县沧桑 3 说古道今话环县 3 从原人故居说起 6 神秘的“龙骨” 7 周汉古墓出珍品 8 滚滚石油话沧桑 9 第二章 古迹名胜 10 御胡屏障秦长城 10 关中要塞北萧关 11 城镇寨堡烽堠墩 12 城镇堡寨环环相扣 12 烽堠台墩星罗棋布 14 巍巍宋塔耸入云 15 宁夏门户洪德城 15 道教圣地兴隆山 16 陕甘宁省府河连湾 17 老虎山下埋忠骨 18 第三章 重要战事 19 宋夏交兵主战场 19 李过辗转环江岸 20 西北首战降野骡 21 红军决战山城堡 22 西野收复环县城 24 胶泥崾岘五壮士 25 剪除土匪保政权 26 第四章 民风民俗 27 民风古朴民俗淳 27 婚嫁习俗 27 丧葬习俗 30 生育习俗 31 原始居民土窑洞 32 干旱山区蓄水窖 32 红白喜事吹鼓手 33 风味小吃美名扬 34 节日饮食讲究多 35 第五章 文化奇葩 36 “皮影之乡”名不虚传 36 梨园奇葩话陇剧 38 正月社火真红火 39 农家盛开剪纸华 40 山歌俚曲唱心声 41 情真意切信天游 45 民间故事趣味浓 46 第六章 名优特产 48 经济作物种类多 50 资源丰富中药材 52 遍地矿藏皆是宝 53 二毛裘皮名中外 53 优质手工地毯 54 紫花苜蓿牧草王 54 创造条件待开发 54 第七章 人物春秋 55 仲淹环州御西夏 55 种氏三代守环州 56 宋高宗柱臣王渊 57 滑侯德政传古今 58 两宫重臣董福祥 59 北洋军高参张俊 60 皮影大师解长春 61 抗税英雄张九才 62 农民诗人孙万福 63 种蓝英雄李建堂 64 “青天”马锡五轶事 65 “高原卫士”石钟玉 67 皮影传人史学杰 67 剪纸能手王志英 68 第八章 革命传统 69 红军长征播火种 69 艰苦奋斗大生产 70 “双拥”传统谱新篇 72 老去精神传家宝 76 第九章 非公经济 78 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 78 环县回生果品有限责任公司 78 环县天圭地毯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78 环县鸿康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78 环县永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79 甘肃省九连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79 环县道情皮影开发公司 79 环县小南沟羊肉大酒店 79 环县史话 第一章 环县沧桑 说古道今话环县 环县历史悠久。根据县内出土文物和文化遗迹考证,今合道川、环城镇一带于旧石器晚期已有人类活动。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集居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农耕、养殖。今曲子镇出土的红色陶器片,证明距今三万年左右环县已有制陶业。曲子西周遗址及其出上文物证明,周人的足迹已达本县,其生产生活已相当繁荣进步。 环县为何以“环”为名,这还要从环江说起。旧《环县志》在记述环州古城时说:“环州古城,以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故名。”既然环县的名称与江水有关,那就首先说一说环江。环江亦称环河,其流域是环县古人类的主要栖息地。它发源于甜水北天池与宁夏盐池县施家天池之间的山沟,即古时的青岗峡。环江自发源地经山城、洪德、环城、木钵、曲子,再南入庆城县境,与马莲河汇合。从北向南宛若一条银蛇,时而左旋一山,时而右转一峰,曲折回转,吸纳众流,穿越于群山峻岭之间。环江河谷,自北向南逐渐加宽,流量逐渐加大。其流量受季节影响,枯水期水深0.52米,流量每秒0.7立方米-0.8立方米。夏季洪水期水深7.6米,最大流量可达每秒1000立方米-1300立方米。平均流量为每秒2立方米-2.5立方米。山城至洪德段河谷地带,西汉时曾是长安经庆环至塞北的通道,约30公里路。河道弯曲,涉水频繁,俗称“七十二道脚不干”。环江流经环县古城时,从北向南环抱大半个城池,使古城形成三面环水、一面依山之势。旧《环县志》记述,环江“南经城西,委曲环抱,石桥交跨,小巷分流,南人安化县界”。后来经洪水的冲刷和人为的改造,将河床逐渐移到了现在的西山脚下,失去了昔日环抱城池的风貌。 “环,古用武地也。”唐、宋以来,皆以重兵戍守.且历代战争频繁,行政建置名称多变。夏、商、周时,属义渠戎国领地。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环县属北地郡义渠县(治在今宁县焦村乡)。汉袭秦制,汉武帝元鼎三年至西汉末年。属朔方刺史部方渠县(治在今曲子镇张旗村)。据考证,方渠县是环县境内设置最早的县。为何取名“方渠”,其源难以考察。大概与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有关。商、周时代对周围的部族称方,如鬼方、危方、戎方等。后来的行政建置,多有取民族之“方”为名者。周至战国时,今环县境内有强大的义渠戎族游牧,为义渠戎国属地(领地有甘肃东部、陕西西北部、宁夏以及内蒙古河套以南广大地区)。“义渠”当是取县境曾是义渠戎所居地之意命名。东汉初,方渠县裁,属北地郡参县。汉安帝永初二年(108年),羌人在今环县北与西夏交界的丁奚城建有“滇零政权”,与东汉政权对峙长达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