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俗文化.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民俗文化

略谈中国民俗文化——重阳节 姓名:刘蛟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108班 学号:110107806 摘要: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 关键词:重阳节 溯源 历史 习俗 寄托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情感。古人“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九月九”、“九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簪查菊花、吃重阳糕、佩戴茱萸、放风筝等。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现在只就它的部分内容赏析。 重阳的溯源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阙如,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先秦说 当代学者大都认为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都是根据屈原《远游》中的两句诗:“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另一个重要根据载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祇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这里虽然没有提及重阳,但已表明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敬飨天地、祭祖。 在先秦文献中尚未见到任何关于重阳节的确切记载,所以先秦说只能算是一种假说而已。 西汉说 据晋人葛洪假托西汉刘歆所撰《袭警杂记》上记载,西汉初年,宫中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其文是: 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叚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二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这两则记叙都是笔记体小说,而且是晋人所著,不足以证明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了重阳节,但却反映了晋代确实有了重阳节的习俗。 东汉说 重阳节起源于东汉的记载颇为充分。最早的记载当属《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九月九日可采菊花。”《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是东汉桓灵时期的人,此书专门记载一年十二个月里的民俗活动。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东汉时期九月九日有采菊的习俗,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重阳节。 当然,最准确最详细的记述当属东汉末三国时期曹丕的《与钟徭书》,在这封信中不仅明确提出了“九月九日”,“俗嘉其名”,而且提及“享宴高会”的活动,以及“食秋菊之落英”以求“辅体延年”的理念。可见,东汉末期重阳节的习俗,已经很为流行。 魏晋以降,重阳节已风行天下,在文献中屡见不鲜,譬如,西晋周处之《风土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祛除不祥。”此处直截了当地将“九月饮菊花酒”指为“汉俗”。 至于重阳节的发源地,文献中没有记载。近来有人说重阳节起源于今天河南的上蔡县。其根据是《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说:汉高祖四年置汝南郡,治所在今上蔡,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今天的上蔡。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10月4日的重阳节,专门发行了一套特种纪念邮票,邮票的首发式特意选择在上蔡县举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更是于2005年12月授予上蔡县“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称号。 重阳节历史 形成期——东汉六朝时期 六朝是指魏、晋、宋、齐、梁、陈。从东汉末到六朝,是一个社会大动乱、大分裂的时代,民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人们对生命短促的恐惧使得以祛除灾患的重阳节,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服食茱萸和菊花让自身远离灾患,让生命得以延续,所以在节俗中仍有迷信禁忌的成分。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动又削弱了汉代儒家神秘主义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此时的民众更加注重对自我生命的审视和把握,更加看重现实生活的享受和人伦亲情的抒发,所以此期的重阳节是禁忌和欢乐并存的一个节日。这时期有别于后世的习俗主要有二,一是妇女假日,一是重阳骑射。 (二)鼎盛期——唐宋时期 隋唐是我国第二次大统一时期。唐代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为节日游乐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也使民众的心态渐渐变得欢乐而有信心。重阳节真正从迷信禁忌中解放出来,变成纯粹的玩赏游乐的节日,是在唐代完成的。宋代虽与辽、金、西夏并峙,但中原和江南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超过前代。社会经济的客观基础与民众心理的主观基础共同支撑起了唐宋节日游乐繁荣的局面,原来的恶日恶月的禁忌节日也增添了玩乐游赏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