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3周历史理科晚练(解析版).doc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3周历史理科晚练(解析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3周历史理科晚练(解析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第13周限时训练(理科班) 选择题 1.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指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的理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故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主要指作为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故C选项正确。AB与不符合题干中“体现在社会上”,故排除。D“天人感应”的理论是董仲舒的学说,故排除。 2. 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 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B. 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 求“理”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 D. 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答案】B 【解析】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由此可知,AC有误,排除;不管是陆王心学还是程朱理学,都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所以答案选B,排除D。 3. 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 王阳明 B. 程颢 C. 朱熹 D. 程颐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故A正确。程颢、程颐、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他们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故B、C、 D错误。 4. 两宋以后,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理学 A. 易于被知识分子理解 B.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 C. 有利于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 摒弃佛、道的干扰,振兴了儒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程朱理学确立了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是因为思想为政治专制等级服务,压抑人民反抗。所以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思想特点 5. 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 A. 阴阳二气 B. 道 C. 理 D. 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李贽关于世界本原的认识是:“万物皆生于两”,两即阴阳二气,古A项正确。BCD与题无关。 6. 战国时期在人与自然上的观点截然相反的思想家是 A. 孟子和荀子 B. 墨子和庄子 C. 荀子和庄子 D. 韩非子和孟子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庄子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7. 黄老学说之所以成为汉代初期显学,主要是因为 A. 它吸收了儒家“仁”的思想 B. 秦朝施暴政而亡的教训 C. 它适应汉代初期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需要 D. 最高统治者的崇奉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巩固刚刚建立的封建政权。而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因此黄老学说成为汉代初期显学的主要原因是适应了汉代初期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需要。故C项正确。ABD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8. 绘画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古老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绘画风格也不断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南宋偏安江南——残山剩水 B.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山水画兴起 C. 明清时代变革、社会动荡——画风雍荣华贵 D.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民间风情画盛行 【答案】C 【解析】画风雍荣华贵是在唐代而非明清时代,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南宋偏安江南,所以也只剩下了残山剩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重“文”轻武,所以“文”人山水画兴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所以民间风情画才盛起来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思想的归纳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C 【解析】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C正确;王夫之主张唯物思想,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