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德惠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A. 581年杨坚 B. 589年杨坚 C. 581年杨广 D. 589年杨广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强的主要原因是… A. 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粮食充足 B.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 C.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D. 隋统一后,南北交流加强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隋文帝时期励精图治,注意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隋朝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B项符合题意;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粮食充足是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A项不合题意;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是开凿大运河也带来了大量的徭役,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C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3. 有人将隋朝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 长安 B. 涿郡 C. 余杭 D. 洛阳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D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不合题意;隋朝大运河的路线没有涉及到长安,A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隋朝大运河”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开凿大运河带来了大量的徭役,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便利了他巡游江南,开销甚大,进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4. “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大力提倡节俭,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康熙帝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李世民在627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在任期间,能够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的局面,开创了“贞观之治”。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合题意;唐玄宗的盛世局面被称为“开元盛世”。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5.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 提倡节俭 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时期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引文主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时期重贤纳谏的治国风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经常通过大臣的谏言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过失及时修正。他的这种胸襟犹为可贵。对于有时直言进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大臣魏征,唐太宗非但没有定他的罪,还非常器重他,材料就是魏征死后,唐太宗所说,故答案选择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6.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 A. 三省六部制 B. 行省制度 C. 金瓶掣签制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是元朝实行的。C项是清朝时期西藏实行的。D项是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所以应该选A项。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7.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