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7张PPT) (共27张PPT).ppt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7张PPT) (共27张PPT).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27张PPT) (共27张PPT)

*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发展 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建立的知识点,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加强皇权的措施。概括明朝经济发展。 2.过程与方法:读图识图,通过辩论认识到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皇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的的统一,但同时又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自主学习 1、元末农民起义的背景,爆发。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2、朱元璋实行措施的目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1,2)、地方(1,2),影响;特务机构(名称,职责);(2)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的变化(原因,考试范围,考试的形式),影响。 3、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明朝的建立(抢答) 时间: 人物: 都城: 影响: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南京) 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怎样才能让大明王朝历经万代,长治久安呢?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第一晚 丞相、地方权重当如何? 胡惟庸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口胡惟庸谋反,屠灭三族,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草拟诏书: 中央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地方 ( 行 省 ) 布政使司—民政 按察使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 三司 明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唐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丞相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秦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分散与制衡 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2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 --------《明代政治史》 不是朕睡不着,是朕没有时间睡啊! 办法:设置殿阁大学士(内阁制度) 第二晚 监视百官想主意 朱元璋:“宋爱卿,你昨晚喝酒了没有?” 宋濂(战战兢兢):“喝了。” 朱元璋:“请了哪些客、吃了什么菜?” 宋濂:“请了御史、将军8人。吃的是海鱼、山菜等12道菜,还有一碗珍珠汤。” 朱元璋(阴笑):“全对。宋爱卿没有骗我。” 宋濂吓出一身冷汗,暗道:“好险、好险。” 职能: 对臣民监视、侦查。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由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特点: 作用:加强皇权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设立特务机构,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想一想:如果你是明朝时期的考生,你会怎样准备科举考试? 第三晚 八股取士谋“人才” 朕要微服私访,去看看本朝最高级的考试------科举,学子们是否都按照朕的旨意学习、备考的。 隋朝创立 隋文帝开创,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为标志 唐朝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亲自面试考生。 宋朝发展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 忆一忆:科举制的发展史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八股文(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 你的看法呢? 辩论:“八股取士”利大于弊or弊大于利?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甲:我严格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