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课后作业解答参考考试时仍以课本内容为准104学年历史科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4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第十六章 早期臺灣 六、試述鄭氏政權在臺灣的墾殖與貿易成就。 答: (一)墾殖: 1.墾殖政策:鄭氏來臺之初,致力拓墾事業,採軍屯、民墾、官墾並行,而以軍屯為主。 今日臺灣有許多地名都與軍屯有關,如臺南縣的新營 、左鎮,高雄市的左營 、前鎮等。 2.主要開墾地區:集中在承天府 、安平鎮附近,但北至淡水 、基隆,南至恆春一帶,也有零 星拓墾。據估計,鄭氏時代全臺拓墾面積約一萬八千甲以上。 (二)貿易: 1.對大陸的貿易:清朝對鄭氏政權採經濟封鎖政策,為確保軍備與民生物資需求,鄭氏仍維 持與大陸之間的走私貿易。許多大陸東南沿海居民不顧「海禁令」與「遷界令」,設法將 各種貨物販運臺灣。廈門是當時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走私貿易的主要橋樑。 2.對國際的貿易:在鄭氏強盛時期,海路五商各有海船十二艘。 (1)對日本:運往日本的貨品有:蔗糖、鹿皮、稻米和來自中國的絲織品;從日本輸入的 貨品,以銅、兵器、盔甲為大宗。 (2)對東南亞:當時臺灣到呂宋(菲律賓)的商船最多,輸入香料、象牙、燕窩等。 (3)對英國:鄭氏政權曾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通商條約,准許英國商人在臺灣設商館通 商;主要輸出蔗糖、鹿皮等臺灣特產,輸入軍火與布料。 第十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一、說明清領時代前期清廷的治臺政策。 答: (一)清領時代前期,為防止臺灣再度成為反清基地或發生叛變,採取「為防臺而理臺」的 「消極政策」而有下列防範措施: NUPS 其一、限制漢人渡海來臺,凡渡臺者須有原籍地方政府許可,不准攜帶家眷,以防止人口增 加太快。 其二、實施漢「番」隔離政策,將近山地帶劃為原住民區,禁止漢人侵入,不准漢人與原住 民通婚,以防止漢人與原住民聯合叛變,或據地為亂,或引發漢「番」衝突。 其三、規定駐臺官員任期三年即調離,駐軍三年即輪調換班,以防止官員或駐軍作亂。 此外,清廷還不准臺灣建築城垣,不准民間私製私藏鐵器。 (二)清廷對原住民的統治,主要採「放任政策」,只有原住民反抗時,才以武力鎮壓。 十八世紀中葉,清廷首設處理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相關事務的專責機構──南路、北路理 番同知。但清廷並無法嚴禁漢人侵占原住民土地,致使不少原住民被迫遷徙,生計日困,加 速淪為弱勢族群。 三、分析清代臺灣發生「抗官事件」與 「分類械鬥」的原因。 答: (一)抗官事件: 1.清代臺灣民眾常有抗官事件之因:其一、在臺官吏貪瀆,社會福利與救濟措施不足, 官府公權力不彰,引發民怨。其二、清廷厲行渡臺禁令,導致性別比例失衡,無法成家立業 的游民好勇鬥狠,社會結構極不穩定。其三、清代臺灣民風強悍,拜盟風氣很盛,會黨成為 抗官力量的大本營。 2.在眾多抗官事件中,規模較大的有三次:康熙年間的朱一貴事件、乾隆年間的林爽文 事件、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清廷得派兵渡海前來鎮壓。 1 歷史課後作業解答參考(考試時仍以課本內容為準) 104學年度歷史科講義 (二)分類械鬥: 1.分類械鬥的原因:所謂「分類械鬥」是群體與群體之間的武裝衝突。清代來臺移民為 求自保,普遍同鄉聚居,在土地開墾過程中,常為爭奪土地、水源,或因為宗族仇恨、生意 紛爭,而與他族發生利害衝突。由於官府無力仲裁紛爭,遇到衝突事件時,人們常呼朋引伴, 私相逞鬥,加以游民乘機鼓動滋事,遂使分類械鬥事態更嚴重。 2.分類械鬥的形態與影響:臺灣的械鬥以地域分類為主。當臺灣漸次開發,強宗大族之 間也曾爆發「異姓械鬥」。分類械鬥時間短者數日,長者達數年,互相結仇,累世不解。械鬥 規模大者,常造成重大傷亡,甚至族群遷徙,阻礙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四、臺灣為何開放通商口岸? 答: 咸豐八年,清廷因英法聯軍之役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條約中規定開放臺灣、滬 尾為通商口岸,其後又加開雞籠、打狗二港。根據列強「一體均霑」的原則,自此外國人可 合法在這四個港口居住、經商,且可建立教堂、學校與醫院等。開港之後,負責綜理船舶出 入與徵稅業務的海關、各國領事館與外商「洋行」隨即陸續成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