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发展前世今生.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RP发展前世今生

2007 ERP发展前世今生 一、中国ERP面临“全军覆没” “ERP目前在我国的整体应用现状是应用时间早、应用数量少、应用周期长、应用范围不均衡、应用深度不够、应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ERP专家“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上指出。在近日举办的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排头兵,ERP产业的发展向来备受瞩目。但是,ERP在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后,而今却面临着产业全军覆没的危险。 产品泛化 近几年,中国的ERP一直处于混乱不堪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厂商看中了中国ERP市场ERP卖给企业。相关统计数据证实,截止2006年底,中国号称可提供ERP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超过1000余家(而目前全球正规的ERP公司相加也不过区区数百家),中国ERP市场上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2007年伊始,一些相对有实力的厂商纷纷提出了转型策略,如用友在新三年的战略上就明确提出要转型移动商务,有试图消去自己ERP痕迹的嫌疑,大的ERP厂商纷纷另起山头,而小ERP厂商更难以生存。这块宝地,纷纷希望加入淘金,因此无论是拥有什么功能模块的软件,都被这些厂商称为 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不成熟和服务能力的问题,ERP实施成功率持续偏低的情况始终没有改变。IDC报告曾分析,导致中国ERP业界混乱不堪的原因在于纷繁的ERP产品已经缺失了ERP本来的特征。业内人士称,长期以来,ERP在中国已被严重泛化,ERP的泛化给企业用户理解ERP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实际上,很多企业并不是做ERP的,其能力和经验都不足以扮演有竞争力的ERP供应商角色,但是却披着ERP的外衣。其产品本身被赋予了过量的信息,这容易导致客户在面临ERP选型的时候无从下手,并且对ERP的期望值普遍偏高,这也是ERP在中国成功率极低的原因之一。 同时,泛化了的ERP产品和鱼龙混杂的ERP厂商导致了中国ERP市场的竞争无序,尤其在总量偏大的中低端市场,其发展前景更不乐观。 外资挤压 在国内,ERP利润最高的高端ERP市场,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ERP巨头所垄断,这与台湾有很大的不同,在台湾SAP、ORCALE等ERP巨头的年销售额相加,也没有鼎新一家ERP厂商的高端产品销售额多。 目前,国外ERP厂商显然不仅仅满足于在国内高端市场的收获,在经过近十年的准备后,开始向中低端市场探入,SAP、ORCALE等厂商分别发布了各自的中小企业战略。而近期,SAP李文俐上任以及以西曼为代表的德籍高管的全部离去,则表明SAP正在努力通过更深入的本地化来打开中小企业市场。 高端市场不保,中低端市场又面临外资厂商的打压,“以前,SAP等国外ERP品牌企业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中,现在,外资和本土企业两大阵营都集中到国内中小企业市场了。” 计世资讯高级分析师曹开彬分析认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外ERP企业竞争的焦点。事实上,国际厂商在ERP市场争夺战中,已经开始显现上升态势。计世资讯分析,2006年国外品牌整体表现比国内品牌强。据ERP专家分析,以此趋势发展,中国民族ERP品牌将迎来更大的危机。 但IDC发布的《中国企业应用解决方案市场2006-2010分析与预测》则显示,以ERP为核心的国内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17.4%的复合增长率。国内ERP的市场需求仍然处于持续扩大之中,加上政府对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视和扶持,中国ERP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ERP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客户务实、买方主导”的阶段。ERP厂商想要真正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就必须以客户应用为导向,研究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拥有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整合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ERP厂商需要更多的专注精神 2007年,ERP再次成为业界和诸多媒体关注的热点,国际厂商在本土遭遇了尴尬,而本土厂商也似乎迷失了方向。而对于拥有近百万级企业用户规模的中国市场来说,ERP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增大。那么,是供应商的问题,还是本土环境的问题,抑或是用户的需求问题,近日围绕ERP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ERP并不可怕 业界曾经流行过这样一个说法: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对此,中国电子学会ERP专委会副主任陈启申教授认为,这种说法实际上一种误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上ERP确实是等死,因为随着IT技术的发展,其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ERP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是说上了ERP就是找死。因为当时的环境气候并不成熟,在没有明确需要和没有完善的产品的情况下,上ERP是存在风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上ERP不是一个紧箍咒,并不可怕。早期哈佛大学的一个博士曾写道,ERP实施的成功率几乎等于零。为什么成功率低,而归纳到最后是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和IT技术脱轨。IT技术是要为管理服务的,信息化规划是要为企业的经营战略服务的,但如何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