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doc

行业分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高校类 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中期考核登记表 培养人选: 徐亦冬 培养层次: 第三层次 工作单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填表日期: 2014年 9 月 30 日 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8月 一、人选基本情况 姓 名 徐亦冬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0年12月 党 派 中共党员 工作单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技术职称 副教授 行政职务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 学历学位 博士研究生 从事专业 土木工程 联系电话 0574 手 机电子邮箱 xyd@nit.zju.edu.cn 二、培养人员在考核期内的工作总结(限600字以内) 本人在考核期内,工作兢兢业业,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2014年获宁波市优秀教师称号。 (1)积极投身教育事业 教学上不断总结提高,注重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连续四年教学效果评价“优秀”,2012年获土建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2013年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第二届教坛新秀称号。 (2)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上不断创新,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2篇,出版著作2部,并且是6部SCI/EI检索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注重产学研合作,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多次为企业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为企业节约成本500余万元,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在科研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参与,通过与学生共同完成课题,使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获颇多;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各类学生科技活动,指导楼纪昂等4名同学获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3)不断完善个人素质 在教学、科研等繁多工作之余,克服诸多困难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促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2013年9月被重庆交通大学聘为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已招生3名),2014年3月顺利获得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成功获批浙江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委与浙江省教育厅联合资助,将于2015年2月赴英国留学1年。 三、培养人选在培养期内的主要业绩列表简述 3.1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基金项目情况(如承担项目较多,可按序加页) 考核期内共承担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0项,省部级1项,市级1项,其他项目4项 项目1 项目类别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LQ14E080007 起始年度 2014.1 下达部门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经费 5 万元 终止年度 2016.12 项目或课题名称 疲劳和氯盐耦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力学损伤演化 责任承担 □ 课题负责 □ 独立承担 ■主要承担 □一般参加,排名: 2/5 项目性质 □ 基础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项目或课题评价 (未通过验收或鉴定项目不需填写) □ 国际先进水平 □ 国内先进水平 □ 填补国内空白 □ 其他( ) 培养人员在项目或课题中所承提的主要工作和主要贡献(200字以内): 本人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人员,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具体如下: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的申报,并完成了试验技术路线的设计。 项目2 项目类别 企业横向课题 项目编号 起始年度 2012.5 下达部门 企业自选项目 项目经费 80 万元 终止年度 2015.12 项目或课题名称 生态适宜性高强透水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责任承担 ■课题负责 □ 独立承担 □ 主要承担 □ 一般参加,排名: 1/1 项目性质 □ 基础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项目或课题评价 (未通过验收或鉴定项目不需填写) □ 国际先进水平 □ 国内先进水平 □ 填补国内空白 □ 其他( ) 培养人员在项目或课题中所承提的主要工作和主要贡献(200字以内): 本人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主持本项目的总体规划和研究策略,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具体如下:确定了宁波市景观河道护坡和景观道路路面用的生态适宜性高强透水植生混凝土所要求的强度和透水系数,以保证护坡和路面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改变透水混凝土组分调整其pH值以利于植被的生长。植被、透水混凝土和土壤有机结合形成的三维植草生态混凝土体系,增加了景观道路护坡和景观道路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有效解决了同时实现生态与高强度稳定性的技术难题。 项目3 项目类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