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公平与效率.doc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公平与效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公平与效率

第三节:公平与效率 Section III: and Efficiency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Lorenz curve and Gini coefficient/ratio) 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ax Otto Lorenz (1880-1962)于1905年在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Wealth中提出。基尼系数则由意大利统计学家、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Corrado Gini (1884-1965) 于1912年在其论文Variabilità e mutabilità (Variability and Mutability)中提出。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都反映了收入分(income distribution)的状况。 洛伦兹曲线表示,将收入由高到低排序后,累积收入百分比与累积人口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其中,45°线为完全平等线(line of perfect/absolute equality),它表示一个每个人的收入都相等的理想状态,而其下方的折线则表示完全不平等线(line of perfect inequality)。 基尼系数: G = 0所对应的洛伦兹曲线为完全平等线;G越接近于0,说明收入分配越平等;G越接近于1,说明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越大;G=1,相应的洛伦兹曲线为完全不平等线; 将基尼系数乘以100%,就得到了基尼指数(Gini Index)。 补偿标准 该标准是一种假设的补偿标准(hypothetical compensation criterion/test)。但是,如果补偿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则不仅商品的产量会随政策发生改变,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也可能会改变。 希托夫斯基标准(Scitovsky criterion) 希托夫斯基于1941年指出了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一个重大纰漏,也被称为“非对称性问题” (non-asymmetry problem),即当政策的实施使得新旧两条效用曲线相交时,会出现希托夫斯基悖论(Scitovsky paradox)描述的情形: 状态I→状态II,福利改善 状态II→状态I,福利也改善 如图,某项政策使得效用曲线由U1变为U2,消费者A和B的状态由C点变动为D,从而 U1→U2,C→D,福利改善,因为U2上的C 优于U1上的C; U2→U1,D→C,福利也改善,因为U1上的D 由于U2上的D。 据此,希托夫斯基提出了福利检验的双重标准(double-edged criterion),即“顺检验”和“逆检验”:只有当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变换能够增加社会福利(通过卡尔多-希克斯检验,pass K-H test),而由新状态向旧状态的变化不能增加社会福利时,这种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变化才能真正增加社会福利。 公平与效率公平一个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人和人的能力以及禀赋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更富裕,因此就产生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一方面,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面临在效率和公平之间进行权衡的问题。(2006年,微宏观经济学,论述题,20分) 什么叫效率?什么叫公平?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兼评最近我国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的政策措施。 公平观(attitude towards equity) 假定社会有n个人,m种产品;表示第i个人所获得的第j种产品,则第i个人的效用为:;并且;社会福利函数为 人们对公平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平均主义(egalitarianism)是一种朴素的公平观点,社会的所有成员 那么,平均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为 ⑵罗尔斯主义应该给予社会中境况最差者criterion)。 罗尔斯主义并不要求社会产品在各个成员间平均分配,而是为了不影响效率,允许社会成员在产品拥有量上有差别。按照罗尔斯主义的观点,即使社会成员的总效用提高了,如果存在一个成员的境况比以前更糟,那么社会福利反而下降了。 ⑶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要求境况最好和最差的人使社会所有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 其中,pi为每一社会成员的效用在整个福利中的权重;可见如果社会中每个成员的偏好是相同的,则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等同于平均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可见,按照功利主义,只要社会成员总的效用增加了,那么总的社会福利也是增加的。 ⑷市场主导的观点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那么市场竞争的结果是最公平的,那些最有能力和工作努力的人,应该得到与之相应的报酬。 X-效率理论 “X-efficiency”中提出。最初莱宾斯坦考察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时,发现相同的配置效率却带来了不同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