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成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pdfVIP

大气成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成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成果信息快递 大气成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项 目 编 号】GYHY200906038 【研 究 周 期】2009 年 11 月至 2011 年 11 月 【国 拨 经 费】145 万元 【项目负责 人】孙俊英 【项目骨干成员】张小曳、徐晓斌、张晓春、颜鹏、汤洁、王亚强、林伟立、车慧正、张养 梅、靳军莉、李怡、德力格尔、徐晓峰、宋庆利、牛彧文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项目协作单位】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 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黑龙江龙凤山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 【主要研究成果】 (1)完成了GRIMM180 颗粒物监测仪观测技术手册的补充、完善和修订, 有关内容在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站网和中韩沙尘暴观测站网观测技术培训班中进 行了培训。编制了仪器比对标校技术手册,并已在站网仪器的比对标校中投入试 用。气象行业标准《GRIMM 180 测量 PM10/PM2.5/PM1 的方法》于 2012 年发 布。 (2 )开展了瓦里关气溶胶绝对定标探索性研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 果;参加了 SKYET 在北京开展的天空辐射计比对;在西班牙全球大气本底站 IZANA ,与西班牙、法国科研人员一起进行了标准太阳光度计国际比对,获得了 仪器的室外绝对定标和室内定标系数,保证了中国气象局太阳光度计与国际标准 的统一;开展了太阳光度计站网传递定标工作,对29 个太阳光度计站点分批调 回北京利用标准仪器和积分球进行仪器标定工作;初步建立了质控方法,对站网 内的数据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质控工作,并对质控后的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 究。气象行业标准《CE318 太阳光度计操作规程》于 2015 年发布。 (3 )开展了 TSI 3563 浊度仪角度截断误差的数值试验和观测研究,评估了 浊度仪的角度截断误差的大小,以及哪些气溶胶参数对浊度仪的截断误差的影响 较大。开展了 TSI 3563 标校过程的试验和比对。气象行业标准《大气气溶胶散 射系数的测定—积分浊度法》于 2015 年发布。 (4 )开展了元素碳/有机碳相关的质量控制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取得相应 1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成果信息快递 的结果,确定质量控制方法相关内容,完成质量控制方法文件。总结出了在仪器 运行、维护和维修过程中需要的备品,备件,分析用气体用量规格以及用量,标 定过程中需要的化学试剂等。严格规定了 DRI2001a 碳分析仪的操作过程,规范 了仪器开机、检漏、背景焙烧、分析以及关机等过程。建立了温度标定的标准方 法,根据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了温度标定过程的实验。国家标准 《大气气溶 胶观测术语》已于 2014 年发布,气象行业标准《直径 47mm 大气气溶胶采样膜 称量技术规范》于 2015 年发布。 (5 )通过热-光法获得的元素碳与通过光学方法获得的气溶胶吸收特性的 对比,结合沙尘对吸收贡献的分析,建立了中国区域 AE-31 原始观测数据获得 较准确黑碳气溶胶浓度的订正方法。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开发了黑碳“光学饱和”补 偿模块,能有效地消除仪器换膜时出现的数据跳跃问题。 (6 )完成大气本底站反应性气体观测定期标校和国际标准量值传递工作; 继续总结研究反应性气体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方法,并在数据监控、显示和处理 软件中使用;气象行业标准《大气二氧化硫监测方法 紫外荧光法》、《大气一氧 化碳监测方法 红外气体滤光相关法》于 2015 年发布。 (7 ) 开展了湿沉降化学中实验室分析的数据质量目标、离子色谱分析和原 子吸收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的调研工作,提出符合我国大气本底观测的降水化学 实验室分析的数据质量目标;6-8 月在上甸子站开展了样品存储稳定性及储存方 法的观测试验,对降水的 pH 值、电导率以及降水化学成分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 平行观测、采样,与常规业务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颗粒物以及长时间保存对 降水样品分析数据质量的影响;参照 WMO 技术标准和国外相关站网的技术资料 和经验, 对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综合梳理,拟定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技术流 程和分析数据的计算方法。 (8 )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