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联题析-必修1新课标人教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对联题析-必修1新课标人教版

高考对联题析 对联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含意隽永、感情浓郁,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在高考题中融入对联,其目的是考查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它客观上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例如1992年一道高考题: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清朝秦瀛题于湖南三闾大夫祠的一副对联。《招魂》《九歌》均系屈原的作品;“香草”在楚辞中常喻忠臣贤士,这里指屈原;“三户”指屈原的祖国──楚,《史记》中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呵壁”是用典,指屈原被逐,彷徨山泽,书《天问》于壁,“呵而问之,以泄其愤”;“湘流”即指汨罗江。上联赞扬了屈原忠贞报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下联写屈原当时忠言直行,不容于楚国的当权者靳尚、郑袖之流,心怀怨恨,自沉湘流,唯有浩荡的江水理解屈原的忠贞之志。联语中既有比喻,又有典故,而且将其嵌入作品,既对屈原的高洁品行作了高度赞扬,又对他报国无门怀怨投江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叹惋之情。一副小小的对联,融入了对屈原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的一生评价。那么这类名人联有哪些特点呢?   1、巧藏作品。例如: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是斯诺和姚萃农合挽鲁迅联,分别嵌入了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全联表达了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的无可企及的地位和作用,表明了痛悼之情。   2、叙述人物功绩。例如: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这是法式善题北京韩愈祠联。上联“起八代衰”出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之句。苏轼以这副对联指出了韩愈在散文领域的开创之功以及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和突出地位,并称之为“北斗”。下联突出韩愈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四门学”是指北魏时创设的学校,属国子监;“俎豆”指古代祭器;“东胶”原指周代大学,这里指韩愈祠所在地国子监。下联是说韩愈重视教育,鼓吹从师学习,为后世敬仰。   3、暗嵌人名。例如:新课标第一网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这是康有为挽谭嗣同联。复生是谭嗣同的字。上联痛彻心肺地道出了谭嗣同名为复生,实已不复生,言辞哀惋;下联语意双关,暗指自己难有作为。在挽联中将死者、生者(作者自己)连为一体,实为联中极品。   4、突现创作风格。例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是郭沫若为淄川蒲松龄故居所题的一副对联,十分精当地评价了蒲松龄《聊斋志异》的风格特点,从内容上看写的是妖狐鬼怪的故事,而从深处看是刺贪刺虐,批判丑恶现实的。“高人一等”“入骨三分”表现了郭老对蒲松龄作品的极高评价。   5、隐含历史事件。例如: 督亢图中不杀人 咸阳殿上空流血     这是写荆轲的一副对联。强秦吞燕,迫在眉睫。荆轲带着燕国地图和太子丹的托付踏上了“刺杀秦王”的不归之路。咸阳殿上,秦舞阳的怯懦和荆轲的勇武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穷匕见”,终未能刺杀秦王而空自流血,正应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综合型。例如: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一看这副对联就可知道写的是辛弃疾。辛弃疾和苏轼是宋朝豪放词人的杰出代表。“铁板铜琶”是前人来评价苏词豪放风格的:“学士词,似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是苏轼代表作《赤壁怀古》中的起句。“美芹”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悲黍”是用典,也叫“黍离之悲”,表现的是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鸿雁南飞”暗射南宋面对金人入侵,都城南迁。全联歌颂了辛弃疾心忧黎民、爱国报国的情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