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素问. 奇病论》 脾瘅的病机 “舌上白苔粘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 叶香岩(天士) 《外感温热篇》 “脾热则口甘” “脾冷则口甘”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脾欲甘……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素问·五脏生成篇》 《奇病论》所言“病口甘”,应为“口不知五味,唯觉口甘”或“苦于口中甜腻”方为病态。 根据内经的原旨 凡是以“口甘”为主诉的疾病 都可作出“脾瘅”的诊断结论 特殊案例一则 施某,男,53岁, 主诉:两掌心甘甜7天。(掌背不甜)近7天来双手掌心发甜,自用舌舔甘甜如糖味,请他人试之亦如然。患者试取少量水洗手,洗后掌心已不甜,但洗手水亦有甜味;洗手约20分钟后掌心甜味恢复如前。先后经20余人舔试均如此。 脾瘅的转归 《证治准绳论》中提出 三阳结谓之消…..常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脾瘅的辩证论治 治口甘当分虚实,随症而治 实证 饮食所伤 外感寒湿之邪 虚证 脾虚湿盛 脾热伤阴 脾肾阳虚 实证 1. 饮食所伤 “食则腠理致密,阳气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内热;甘者性气和缓而发散逆,故甘者令人中满” ——《证治准绳》 病案一则 宋 女 ,49岁 患者主诉中秋节因多吃几块月饼后,已知自觉口中甜腻,而不知食物之味,甚至连服中药也觉不出苦味,察其舌质略红苔厚腻,脉沉略数。 诊断为脾瘅 处以泽兰、佩兰各10g,栀子10g,煎水代茶频饮。4天后,即诉其已有改善,口中已知药物之苦,又继以上药续服,10天后,病人述其口中甜腻已去 实证 2. 外感寒湿之邪 李氏,82岁老妪,缘于两个月前,浴后感寒,而病寒热,头痛、咳嗽,虽迅即解除,但觉口甘,腹胀纳减,大便仍泻,且每日凌晨5时左右必中一次,晚上1至2次。渐至精神疲乏,头晕耳鸣,下肢酸痛,卧床不起。 脾肾阳虚,湿热郁阻,寒热错杂之证 半夏泻心汤合四神丸 虚证 过食肥甘,湿困中焦,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或湿郁不化,久滞生热,伤阴化燥,或湿盛伤阳,久及于肾,火不生土,而成脾肾俱伤之证。 虚证 1. 脾虚湿盛 虚证 脾热伤阴 吴鞠通谓:“湿久生热,热必伤阴。” 治疗宜养阴清热、化湿消甘 张千里医案 杭州裘。五内如焚,起灭无定时,易怒多疑,舌腻口甜,脉弦,左尤甚,肝热由于胆寒,脾瘅由于胃滞,所谓五志火动,神明内扰也,隆冬蛰藏之时 宜用育阴潜阳法。 大熟地三钱 阿胶一钱五分 天冬一钱五分 茯神二钱 竹茹八分 牡丹皮一钱五分 牡蛎三钱 佩兰叶一钱 莲子心十粒 白芍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枣仁二钱 黑芝麻三钱 另服朱砂安神丸,莲心糊丸 虚证 脾肾阳虚 症见口中发甜,食减纳呆.饮食无味,腹泻便溏,畏寒喜腰,腰酸阳瘙,舌质胖淡,苔白滑,脉沉弦 治以温肾暖脾.补阳消甘 处方:四神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参考文献 01)《增补临症指南医案》 叶天士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02)《中医奇证新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03)《杏林医选》 04)《中医脾脏论》 中医古籍出版社 05)《黄帝内经临症切要》 06)《证治准绳》 07 )《世医得效方》元 危亦林 08)《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09)《脾瘅病治验》 李进爵 福建中医药 1983年 总1第11卷第四期 10)《脾瘅证治微探》 陈和红 张永涛 王停 河南中医 80页 2001年 11)《脾瘅治验》 韩如章 湖北中医杂志 57页 1984年 第四期 12)《脾瘅》 舒寿群 云南中医杂志 64页 1983年 第四卷第六期 13)《脾瘅病症初探》 杨晋翔 中医函授通讯 84页 1993年 第二期 14)《内经临证发微(一)》 王庆其 15)张毅之 内经 素问疑难问题助读 北字 中国医药出版社 1973.12 16)杨晋翔 脾瘅病症诊初探 中医 17)孙玉甫 讨论脾瘅的证治 广州医学学院学报 1988,I(2);31 18)于珠莹 脾瘅 山东中医杂志 1988.7(2)31 19)兰少敏 脾瘅一例治验体会 北中医 1984.(5);54 20)郭安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