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工程管理专业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防灾科技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前 言 本次教学大纲修订是在2008年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本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学院总体建设目标及发展方向,重点突出应用型本科的宗旨。修订的依据是防灾科技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10年培养方案。 08年教学大纲是工程管理专业第一版教学大纲,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另外由于校级公共基础课的建立及总学时的限制,需要对各门课程内容重新修订。 本次大纲修订调整了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学时,规范了课程名称,整合了课程内容,调整了各门课程之间的搭接关系,重新梳理了专业课程体系。本次共修订专业基础课21门,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限选课11门,专业任选课7门,修订后课程内容、学时分配更加合理。 本次大纲修订特点之一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分散实践和课外集中实践两种形式,课内分散实践以实验、课程设计、案例教学、上机操作和现场见习的形式完成。课外集中实践安排在夏季四阶段实习中,使实践内容更系统、规范,实践教学方式更灵活。实践学时有所增加。 本次大纲修订特点之二是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同一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会有重复,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需要必要的铺垫和补充,才能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本次修订明确了课程内容及要求,并通过互审环节相互沟通,统一认识,使各门课程之间既合理搭接又不会重复。 本次大纲修订特点之三是强化了工程技术课程,突出工学基础。大纲修订过程加强了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学时,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限选课中,技术类课程占所开设课程总学时的比例约40%。 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编 审 委 员 会 主 任:李巨文 副主任:蔡晓光 成 员:于改花 王粉鸽 王 雯 邓 曦 孙 钥 崔淑艳 编写组:王慧彦 王素莉 卢玉林 刘小阳 许 杰 朱平安 何红霞 何珊珊 李志伟 张艳芳 高 萍 郭晓云 魏作朋 审稿人:高 萍 目录 学科(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理工类上) 存目 高等数学(理工类) 存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存目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存目 土木工程制图(一) 1 土木工程制图(二)教学大纲 6 工程管理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12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16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25 AutoCAD建筑制图 34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42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49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54 工程结构教学大纲 60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大纲 67 工程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 75 建筑抗震教学大纲 82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88 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97 管理运筹学教学大纲 102 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大纲 110 专业必修课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122 工程估价(一)教学大纲 131 工程经济学教学大纲 145 工程招投标教学大纲 151 工程合同管理教学大纲 155 经济法与工程建设法规教学大纲 161 工程造价管理教学大纲 168 专业限选课 工程估价(二)教学大纲 173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教学大纲 181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教学大纲 188 建设项目评估教学大纲 197 专业任选课 震害预测与损失评估教学大纲 207 工程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12 市政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大纲 217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教学大纲 223 房地产估价教学大纲 228 工程咨询概论教学大纲 236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教学大纲 242 土木工程制图(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2010103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制图1/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开课部门:防灾工程系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课程地位:土木工程制图(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三节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1)两点的相对位置 (2)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3)重影点 第四节 直线的投影 (1)直线对投影面的位置 第五节 线段的实长 (1)几何分析 (2)作图方法 第六节 直线上的点 第七节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平行两直线 相交两直线 交叉两直线 垂直两直线 第八节 平面的投影 (1)平面的表示方法 (2)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第九节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平面上的点 平面上的直线 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和最大斜度线 第十节 平面与直线、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平行 相交 垂直 点、直线、平面综合问题 第十一节 投影变换 (1)投影变换概述 (2)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3)换面法的基本规律 (4)换面法的四种基本应用 (5)换面法的实际应用 习题课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