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会理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项目环境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2
环评适用标准 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4
环境影响分析 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汇总
结论与建议 5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3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4 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5 项目现场照片
附件3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及缴费收据
附件4立项文件
附件5监测报告
附件6执行标准确认函
附件7垃圾处理厂环评批复
附件8用地文件
附件9垃圾处理厂选址意见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目名称 会理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会理县垃圾处理厂 法人代表 陈向军 连续人 陈向军 通讯地址 会理县城关镇西关18号 连续电话传真 / 邮政编码 615100 建设地点 会理县垃圾处理厂内 立项审批
部门 会理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 批准文号 会发改基[2018]7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N7729其他污染治理 占地面积
(m2) 2100m2 绿化面积
(m2) 总投资
(万元) 656.27 环保投资
(万元) 267.0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40.69%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计投产
日期 2018年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2003年会理县在会理县内东乡潭溪河村建设了会理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地位于三面环山的口袋状山谷地带,填埋场于2006年6月1日开工,2007年3月完工开始运行。库区占地面积153亩,库区总容积84万立方米。总投资1500万设计运行年限为18年,设计水平日填埋生活垃圾120吨,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规划接纳对象主要为城关镇、果元乡、老街乡三个镇(乡),处理对象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3年8月29日,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局(川环建函【2003】190号)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由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
自《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实施后要求:“2011年7月1日起,现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并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限值。”因填埋场建设及运行时间均早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发布时间,因此填埋场未按该标准要求配套设置渗滤液处理设置,填埋场也未按批准环评批复要求采取处置措施,仅依靠已建成调节池进行蓄积和回喷填埋场自然蒸发的方式处理。
鉴于此,会理县垃圾处理厂向会理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申请立项新建“会理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工程项目”(详见附件4),核准新建日处理渗滤液100m3/d的渗滤液处理站一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会理县垃圾处理厂的委托,四川锦绣中华环保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本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对厂址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在现场勘查、收集资料和环境现状监测的基础上,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1月7日);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