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轮:29 长效热点焦点专题讲解材料.ppt
特色专题
第二十九单元 长效热点焦点专题;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世界,“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因而高考命题常常从热点切入,考查对历史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所谓热点,是反映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或在社会上引起共鸣的重大影响的事件。历史高考命题不回避对热点的考查,以反映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显性或隐性考查当今社会的重大时政问题、社会焦点和长效热点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文素养。贴近社会现实、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关注现实。; 一般说来,历史试题对热点的考查主要从两个角度命题,一是从时政素材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二是以某一热点为背景,隐性介入设题考查。从热点时效分类看主要分为长效热点、年度热点和周年次周年热点等。高考多是从长效热点角度来隐性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增强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
年年岁岁点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为何不同?这都是高考热点“惹的祸”。哪些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高考怎么考?……这一定是你临考前困惑的问题,下面名师为你一一剖析。透析热点话题,解读考点链接,大胆命题预测,攻克高分难关。; 三农问题,国之所系
【热点材料】
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发布,连续9年聚焦三农问题。该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联系紧密,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重视“三农”问题,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工作重心之一。在高考中,与这一热点相关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关发展农业的举措和政策必将成为命题考查的重点。;【热点链接】
角度一:对中国古代重农措施,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明、改进,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所涉及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考查;考查对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对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原因和影响的考查,理解对今天“三农”问题解决的启示。
角度二: 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土地纲领的内容、评价和比较及其涉及的民生问题的考查;理解认识古今历史上重视农业,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及意义。;【解析】选B。由材料中“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可以看出,主要描述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中铁器和牛耕的使用。;2.(2012·深圳模拟)“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解析】选D。材料主要是说,大的商人囤积货物,待增加利润后再出售,小的商贩也贩卖商品,导致男人不从事耕作,女的不蚕织,材料实际上强调了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反对商业发展而误农。;3.(2012·福州模拟)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肯定并推广了小岗村农民的这种做法。这表明新时期的改革( )
A.完全是农民自发发动的
B.从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党中央领导和群众的创造互相推动
D.采取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经营的方式;【解析】选C。题干材料说明新时期中国的改革首先发生在农村中,并且得到了党中央的支持,体现出中国改革是由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共同推动的,故C正确。A项说法太绝对,B项农村包围城市是不对的,中国新时期的改革是由农村向城市发展的,D项讲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B、D三项。;4.(2012·皖南八校模拟)2011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10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 )
A.非洲旱情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
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 D.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解析】选D。非洲不是世界主要产粮区,其旱情不会导致世界粮食产量下降,排除A项;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这恰恰说明了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但并不能由此断定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投机炒作只是原因之一,但不符合材料的整体意思。所以选D。;5. (2012·苏北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