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经道德经演示讲稿.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方圣经道德经演示讲稿.ppt

道德经 中国人必须要读的东方圣经;生命三宝:精气神;人生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失去了方向的船, 什么风都不是顺风! 失去了精神追求的人生, 忙碌也只是填补心灵的空虚!;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于道教。” “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大半。” ;二、《道德经》其书;三、道家与道教;老子的《道德经》传到欧洲大约是16世纪的事情,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文字,西文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 从1870年第一个德译本算起,《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几百年来,在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高居第二。;“辩证法”一词,是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兹为太极阴阳五行起的一个洋名字。 黑格尔师承康德,把老子学说看成是真正的哲学,将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哲学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理论新奇,论述动人。黑格尔研究每一个命题,都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阳)反(阴)合(中)的三维形式,创立了三段式解读法。;德国哲人尼采在读完《道德经》之后,大加称赞,说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托尔斯泰当年也曾说,自己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应当归功于阅读《道德经》。 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把老子的“道”视为人们思维得以推进的渊源。;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1919年来到中国,他认为中国人提倡的礼让、和气、智能、乐观的人生之道远非西方文化所能及,因此西方文化要学习中国的道德哲学。 德国诗人科拉邦德1919年写了一篇《听着,德国人》,在这篇文章中他号召德国人应当按照 “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要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 《道德经》81章,其中52章使用了“道”这个概念。 “道”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 道家认为,万事万物虽有着形态、质地、性情等等不同,却有着一个气质相同的本性,那就是“道” 。;走近神秘的“道”;一、老子之道……;道的科学解释;二、道之四绝 ;1、万变幻象之本;2、无为无不为;3、负阴抱阳;4、反者道动;三、道的对立 — 我之“念” ;我即障碍,无我即道;人间用道;马克思的高论;道之语录; 道的代表:水;一、我们忽视了的水;二、水性哲学;孔子云:水有九德;水柔而灵,弱而强,谦而大,浊而纯!;人体70%是水,你对它说什么;世人皆想除恶扬善,可千百年来善难积、恶难除! 道家告诉我们答案:看你用心力激发什么? 善被激发,善就大了,恶自然就小了! 恶被激发,恶就大了,善也就会小了! 何谓“激发”?你看重谁?你总关照谁?你总喜欢谁?你总是厌恶谁,你就是在给谁能量! 命运,无非如此! 你希望把握自己的命运,也就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了!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释放善良,你就会收获善良;如果释放邪恶,你最终也会自尝恶果。; “有无”大道;常人俗眼之世界; 一个禅宗故事:一个叫灵佑的和尚跟随百丈禅师学禅。某天,他来到正在打坐的百丈禅师身边。百丈禅师问:“谁?”“我”,灵佑答曰。百丈禅师说:“你看看炉中还有火吗?”灵佑看了看,不见明火,说:“没有。”百丈禅师站起身来,走到炉子旁,在炉灰深处拔出几粒火炭。他夹起为给灵佑看:“你说没有,这是什么?”灵佑一下子悟了道。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遗言,要求徒众们于其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不捡坚固子(即舍利子),并于火化后进行植葬,将骨灰融入大地,永与天地合一。“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之生命价值与精神。 周总理的惊人之“六无”: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无后;三是官而不显;四是党而不私;五是劳而无怨;六是死不留言。 ;《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是老子最基本、最朴素的,超思辨的思辨和宇宙观。正确理解老子的“无”,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主张“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乃是“万物作焉而不辞” ! ;再看想留下的……;回头看人生有无……;因为重有,人自奴役!;心斋:世间万物皆为幻象;佛经中讲:“境风吹识浪”,也即外界的风一来,人的心波就开始摇荡,心中的清静也就全无。 依靠感官的知识,实则是天下大道的虚幻。 修炼内心虚灵的境界,达到内心意识不动,心灵凝定,耳听外不乱,目视外不迷,观自在于心,即是真正的心斋了! 正所谓,大悟自在心静中!想不明白自己状态的人,最多是人间苦痛的一个玩偶,人间愚钝的一个练习对象! 试想一下: 人间的哪一份真正的成功不是来自于自我的超越? 人间的哪一份失败与痛苦不是来自于对自我愚昧心性的外部复制?;人生就是一个旅程, 过于忙碌会忽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