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名义误训考正.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象名义误训考正

《万象名义》误训考正 吕浩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上海 200062 ) 内容摘要:本文考正了《万象名义》中43 条误训材料。其误训的主要类型有:误注音为义训,误以训诂术 语为义训,误以彼字义训此字。 关键词:《万象名义》;误训 中图分类号:H028 文献标识码: A 《万象名义》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保存了原本《玉篇》的大部分义项,而这些义项中相 当一部分是如今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所没有的。换句话说,《名义》义项往往能够填补现代辞 书所收义项的缺环。而且《名义》义项还具有校勘《说文》、《玉篇》以及现代辞书的作用。 1 。今天看来,《名义》不仅仅在《玉 清杨守敬认为《名义》“可宝当出《玉篇》五残卷之上” 篇》一系字书中占有重要位置,就是在整个辞书史上,乃至于在整个文字学、音韵学、训诂 学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唯抄此书者草率之极,夺误满纸”2 ,这势必影响到 《名义》的使用与研究。我们在校释《名义》的过程中发现,《名义》所收义项不但有文字 方面的讹错,有与“依用立项”相关的误省,还有不属于这两者的误训。今得若干条,考正 如下。 《名义·人部》:“傛,与恭反。华也,勇,不安也。” “华也”应与字头连读为“傛华也”。傛华为妇官名。《玉篇》作“傛,与恭切,《汉书》:‘傛 华,妇官名。’又音勇,不安也”。《名义》“勇”原来是直音法注音字,这里脱漏了“音”字, 而使得“勇”看上去成了“义项”。 《名义·人部》:“ ,下介反。杨雄反,陿也,陋也。” 《玉篇》:“ ,下介切,侠也。又《楚辞》云:‘何文肆而质 ?’”胡吉宣《校释》曰:“引 《楚辞》为扬雄《反离骚》文,此经刪改。”《汉书·杨雄传》:“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 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名义》“杨雄反”之“反”字是“《反 离骚》”的第一个字,此处“杨雄反”无论是算是注音,还是释义,都与字头“ ”字不谐。 《名义· 部》:“鲁,力古反。参也,钝也,道也,通也,何。” 《说文》:“鲁,钝词也。《论语》曰:‘参也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鲁,钝也。” 《论语·先进》“参也鲁”之“参”为人名,“鲁”为鲁钝之义。《名义》以“参也”为训, 实为误训。 《名义·口部》:“吂,无桑反。然也。” 吂为表示不肯的答语。《方言》卷十:“沅澧之间,凡相问而不知,答曰誺;使之而不肯,答 曰吂。”郭注曰:“音茫,今中国语亦然。”郭注的意思是说中原一带“使之而不肯”仍然回 答成“吂”。《名义》以郭注之最后一字“然”为训,实为误训。 《名义·言部》:“讱,而振反。难也,钝也,读也,解也。” “讱”义为出言缓慢而谨慎,不当有“读”、“解”义。以此二义训“讱”字,实为误训。读、 解二义可能是下文“讲”字义误入此处。《残卷》“讱”字下也只有难、钝二义。 1 《名义·言部》:“詀,讬兼反。转语也。” 《残卷》作“《方言》:‘南楚或谓謰謱口[曰]詀謕,转语也。’《字书》:‘语声也’”。“转语” 本是训诂术语,犹清儒之“一声之转”。《名义》直以“转语也”训“詀”,实为误训。 《名义·言部》:“訁隋 ,吐和反。通也,语也。” 《残卷》作“《方言》:‘楚或谓慧为訁隋 。’郭璞曰:‘亦今通语也’”。即“谓慧为訁隋 ” 是郭璞时代各地通行的说法,已经不再只是楚地的方言。《名义》直以“通也,语也”训“訁 隋 ”,实为误训。 《名义·食部》:“飧[餐],且丹反。食也,质也。” 《残卷》作“韩诗:‘不食素飧[餐],子无功而食禄,多得君之加赐,名曰素飧[餐] 。’素者, 质也。飧[餐]者,食之”。《名义》“质也”为“素”字义,以“质”训“餐”为误训。 《名义·辵部》:“逞,丑井反。极也,解也,快也,疾也,通也,尽也,度也。”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不可億逞。”杜预曰:“億,度也;逞,尽也。”此处“億”即臆 测、揣度之义,与“逞”义无涉。《名义》“度也”为误训。 《名义·彳部》:“径,古定反。邪也,过也,迹也,忕也,习也。” “忕也,习也”都是习惯的意思,与“径”义无涉。按,“忕也,习也”似为“彳柔 ”字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