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中国古代史.docVIP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中国古代史.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中国古代史.doc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左传·昭公》说:“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材料反映西周的主要政治意图是A.惠及边民 B.恩及兄弟 C.拱卫周室 D.镇压叛乱 解析:从材料“以蕃屏周”可知,西周的主要政治意图是拱卫周室。 答案:C 2.《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①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②周朝末年,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③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④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开始于隋朝的科举制,故④不符合史实。 答案:C 3.《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说明汉朝时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解析:材料反映出皇帝的政令传达到地方,这是皇帝控制地方的方式。 答案:D 4.图片信息最先促使了哪种税制的出现A.井田制 B.初税亩 C.编户制度 D.均田制 解析:春秋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土地迅速私有化,在此基础上,初税亩开始实行。 答案:B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A.农耕文化的发达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重要 解析:楼兰古国地处西北,从其地理位置判断,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 答案:B 6.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时说:“吾辈生于今日,幸遇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有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他所庆幸得到的地下“新材料”应该是(  )解析:王国维所说地下“新材料”应该是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即B图。 答案:B 7.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从封袋到用笔都不敢照常,这体现了唐代三省六部制这种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D 8.《新唐书·田神功传》:“兵至扬州,大掠居入,人冢墓,大食、波斯贾胡死者数千人。”阿拉伯人所著《中国见闻录》记载:“拳贼黄巢陷广府(广州),杀回耶教徒及犹太、波斯人等十二万。其后有五朝争立之乱,贸易中绝。”这说明(  ) ①唐代外贸发达 ②广州、扬州是外商聚集地 ③唐代反对开放排斥外商 ④唐代曾允许外商在中国居住、经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唐代实行的是开放的对外政策,③与史实不符。 答案:C 9.据史料记载:“隋朝大业五年(6),全国人口为四千六百多万;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人口为一千二百多万;天宝元年(742年),全国人口为近五千一百万。”对这组统计数据分析不当的是A.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战乱是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B.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唐太宗反复强调爱护百姓 C.唐初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促使人口逐渐增加 D.在唐朝的全盛时期人口总数超过了隋朝 解析:注意时间。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促使人口逐渐增加。 答案:C 10.诗人王建在《凉州词》中写道:“洛阳家家学胡乐。”刘肃则在《大唐新语》一书中指出,在贞观时长安已经是“胡着汉帽,汉着胡帽”。这些文献资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隋唐文化遥遥领先,光照四邻 B.胡汉已经融合为一家 C. 唐王朝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D.唐朝社会生活、服饰的变化 解析:材料体现出胡汉的交融,是唐朝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的体现。 答案:C 11.据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2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