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临川一中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doc
江西临川一中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2月17日,在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有至少1500人被泥石流掩埋,其中包括240多名小学师生。发生泥石流灾害后,气象和地质专家分析认为,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地近两周来连续降雨,雨水浸满岩石的裂隙,造成岩土松懈和不稳定,最终酿成惨剧。二是由于莱特岛居民盗伐林木、私自挖矿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当地许多山区几乎成为,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三是在泥石流发生前,当地曾发生了里氏4级以下的轻微地震。1—3题。
1.莱特岛的气候类型属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发生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最直接诱因是
A.植被破坏 B.轻微地震
C.连续降雨 D.岩层破碎
3.根据莱特岛的自然条件,人们要防治泥石流灾害继
续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
A.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
B.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
C.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
D.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右面是某海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为昏线。完成—5题。
4.图示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是
A.18: B.11: C.6: D.23:.当PQ线与经线的夹角为一年中最大时
A.我国北方沙尘暴频发 B.黄河科考站的科学考察活动最活跃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向南迁移
读右图,回答6~8题。
6.图示区域丰富的资源类型有:
A.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B.临近海洋,地热资源丰富
C.山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D.A、B海域油气资源丰富
7.关于图中黄河段的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A.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B.河床深水流急,呈现V字形
C.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
D.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8.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水热条件好,适宜大面积种水稻
B.丘陵多,沙性土壤适宜种植花生
C.夏季高温多雨,不适宜种棉花
D.地形有起伏,不适宜种水果
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9~12题。
9.按图推算,预计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 C.110亿、99亿 D.110亿、90亿
10.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11.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叙述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12.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有:
A.人口增加,生活能源短缺,使森林破坏更加严重
B.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C.人口增加导致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增多
D.城市人口增加加剧交通拥挤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完成13~15题。
1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干旱与地震 B.水土流失与台风
C.洪水与盐碱化 D.寒潮与荒漠化
14.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Ⅳ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所以多地震
B.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海啸、泥石流、龙卷风
C.修建水库和矿山开采都可能诱发地震
D.震级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15.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A.围湖造田、填海造陆 B.保护并扩大红树林和珊瑚礁面积
C.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D.在沿海修建海防林工程
我国西部地区已有许多水利枢纽及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相继峻工。读图回答16~198题。
16.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地势高落差大 B.人类未曾开发过
C.为河流发源地 D.高原湖泊集中
17.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A.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B.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C.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18.下列关于青藏铁路经过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1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A.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