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必修三第一单元).doc

天津市宝坻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必修三第一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市宝坻一中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必修三第一单元).doc

宝坻一中高三文班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每题3分,共60分) 1.“仁”字在上古时代已出现,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下列不属于孔子对其“发展”的是 A.“己欲达而达人” B.“贵贱有序”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为政以德” 2.李小龙在他的日记中提出练习截拳道要达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在这里李小龙的武术思想主要吸收了中国古代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法”、“术”、“势”思想 D.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4.《性理大全》是明朝胡广等四十二人奉旨编撰的文集。全书七十卷中包括周敦颐《太极图说》一卷、《通书》两卷,朱熹《易学启蒙》四卷、《家礼》四卷等。由此可见,这套书的编写依据是 A.太极学说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黄老之学 5.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趋于实事求是的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轻民贵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6.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对这场反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时代要求 B.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文化主导地位 D.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7.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制私欲,这主要说明了: A.儒家思想已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B.儒家发展更加维护了专制统治 C.儒家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D.孔子的仁学发展到极端 8.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奋的精神;提倡天下大同、克己奉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等,都大有可以弘扬吸收之处。但它漠视个人的主观情绪要求、压抑个体创造性,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摘自曹大为等主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当代资本主义文明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痼疾。现代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失去控制有可能威胁人类生存的忧虑,正促使西方有识之士努力从东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中寻求出路。……被称为儒家资本主义的日本、东亚“四小龙”,在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针对西方社会的弊端,从中国儒家传统中挖掘重知识教育、重集体、讲奉献、倡导感化、提倡和谐有利因素并加以利用。——摘自朱家桢等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 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摘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思想来源。(3分)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分)据上述材料概括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要来源和基础。(2分)阅读下列材料(分)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 材料四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说明依据。(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的原因。(分)(4)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