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论文.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论文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程造价2班姓名:王谢军学号西宝卷 --民间曲艺艺术瑰宝●引言河西宝卷流传于张掖、武威、酒泉等河西地区,曾在上世纪80年代的河西农村一度兴盛。我将从宝卷文本入手,对河西宝卷的形式和内容做一些简要的介绍,探索其中所蕴含的民间精神,最后对河西宝卷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做一个总结。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并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宝卷历史溯源宝卷在明清两代大量产生,盛行于全国许多地方。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广大农村,宝卷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节前后及农闲时节,许多农村举行隆重的宣卷活动,因而保存了大量的以手抄本为主的宝卷。近十多年来,一些民间文艺爱好者深入河西农村调查挖掘研究,初步理清了河西宝卷的分布、保存及宣卷情况,整理出版了一批宝卷。●宝卷介绍宝卷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艺术--宣卷(又叫念卷)的底本。宝卷是变文的嫡传,是从佛教的俗讲发展来的。当变文在宋初被皇家明令禁止之后,寺院里再也不能讲故事了,于是和尚们便在瓦子中寻找讲场。这时有所谓说经、说译经、说参请等,都是佛门子弟所为。再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宝卷。宝卷又称真经,原因也在此。 河西宝卷是在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俗文学。受到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其内容包含儒、释、道的三教合一及各种秘密宗教,并有大量非宗教的历史人物、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其结构为散韵相间;其讲唱地点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家庭院落。目前流传有上百种,多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也有惩恶扬善、忠孝仁爱等内容,每年农闲或春节前后,都有不同规模的说唱演出。宝卷在河西分布面很广,涉及二十多个县市。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广大农村,是宝卷流行的主要场所。 ●宝卷分布宝卷在河西分布面很广,涉及二十多个县市。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广大农村,是宝卷流行的主要场所。其传播方式有二:一是文字传播,二是口头流传。宝卷的故事都较长,最短的也有五六千字,最长的达八九万字。当地人认为抄卷是积功德,有文化的人都愿意抄。抄了自己保存,也可以赠送亲朋好友。不识字的人请人抄,靠它镇妖避邪。也有少数宝卷是木刻本、石印本。宝卷流传最基本的方式是“宣卷”。宣卷人在开始前要洗手漱口,点上三炷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静心后,就开始念卷。听卷者要宁静专心,不准喧哗、不准走动。中途念卷人休息时,才可以活动。听众中还有几位“接佛人”。所谓接佛人,就是等念卷人念完一段韵文或吟完一首诗后,重复吟诵最后一句的后半句,再接着念“阿弥陀佛”。这正是敦煌遗书P.3849《俗讲仪式》所记载的“念佛一声”、“念佛一两声”;变文中韵散相交处有“观世音菩萨”、“菩萨佛子”的标记,大约也是这种接佛声。 现已搜集到的河西宝卷达700种以上,去其重复,得宝卷110篇以上。其中的大多数是从中原传来,篇名也见于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11章所列宝卷目录和李世瑜《宝卷新研》所附目录。当然在河西流传过程中,增加了许多当地人情风俗、方言俗语等内容。有少数是河西民间艺人自己创作的,如反映张掖人民斗争和生活的《仙姑宝卷)、反映武威大地震的《遭劫宝卷》和反映古浪大靖人民在武威大地震后又遭兵旱瘟疫等灾祸的《救劫宝卷》等。●宝卷分类宝卷是流行在甘肃河西一带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其源头是唐、五代俗讲讲唱经文及演佛经故事的变文,俗讲的发展形成了河西佛教宝卷。河西宝卷在张掖保存颇多,有据可查的有一百多种。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五类: 1、 反映社会生活的,如《烙碗计宝卷》《丁郎寻母宝卷》《继母狠宝卷》等,这类宝卷数量很多,质量也好,是最基本的一类。 2、 来自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的,如《天仙配宝卷》《劈山救母宝卷》《张四姐大闹东京宝卷》《何仙姑宝卷》等,这类宝卷基本上是从民间传说故事中改编,神话色彩很浓,听起来委婉有趣,感染力很强。3、 表达历史人物传奇的,如《昭君和北番宝卷》《康熙私访山东宝卷》《包公宝卷》等。 4、 表述寓言和童话故事的,如《老鼠宝卷》《鹦哥宝卷》《义犬救主宝卷》等。 5、 记叙佛教活动的,如《唐王游地狱宝卷》《目莲救母宝卷》《刘全进瓜宝卷》等。 张掖流传的宝卷,不仅种类多,内容也很有特色。农村群众普遍把它当成立言、立德、立品的标准,视为家藏一宝卷,百事无禁忌。有的当它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及时雨;有的当它为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无私棒;有的当它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百宝经。有的家庭儿女不孝、媳妇不贤、家事不顺、人丁不和,用念宝卷的方式使家人受到教育,翻然悔悟。宝卷在张掖人民群众中根基之深、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可谓之最。 ●基本形式河西宝卷的基本形式是韵散结合。散说部分一般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历、结果等发展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