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政制度.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行政制度

第三讲 地方行政制度 为实现对全国的管理,把全国分成若干区域,进行分级管理,这是行使中央统治权的重要形式之一。行政区划由大及小的层层划分是国家制度日益完善的表现。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是中央集权出现后的产物;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力到地方,必然会出现中央和地方在集权上的矛盾,也因此会出现一次中央和地方在权力上的调整。 一部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以政治为首要因素,同时顾及自然、经济,最为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三者兼顾,若不能,则会只考虑政治因素。 从政区地理的角度考察,行政区划基本上有四个要素:一是层级;二是幅度;三是边界;四是行政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3个地级市、1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6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40906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个区公所、6923个街道、19410个镇、13379个乡、1095个民族乡、9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 一、战国以前的地方区域结构 (一)封建制度     商周时期,封邦建国,分土而治,可以说没有行政区划。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 封建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封建诸侯,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谓之锡命。在仪式中,受封者从周天子接受册命,称为册封。册封的主要内容是授民授疆土,诸侯自己带到封国去的,只是祝宗卜史、官司奴仆和军事扈从。诸侯对天子要承担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封建义务;还要随时准备率领自己的武士、军队,接受天子调遣,参加战争。 西周初期的重要封国有:鲁,周公长子伯禽,都奄;齐,太公吕望,都营邱;燕,召公奭,都蓟;宋,微子启,都商丘;晋,成王弟叔虞,都唐;卫,武王弟康叔,都朝歌。 2)服制:内服与外服    《禹贡》记载夏朝有五服,商、周因之。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国语·周语上》) 而《周礼》则有九服之说: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周礼·夏官·大司马》)。   从五服说到九服说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疆域的扩大。 3)周代国野制度        国  野       ____  ___________        乡   遂 都 鄙 (二)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   1)最早出现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县。县最早并非指基层政区的县,而是指国都之外的效野乡聚之地,与“鄙”同义。春秋时,诸侯国开疆拓土,对新得的土地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国君设县直接统治。 作为行政区划的县有自己的特点,即:中央直属,置官分守,各有分地,县长官食禄不食邑,临民不临土,流动不世袭。 2)郡亦出现于春秋,但较晚于县。一般设在边远之地,具有军事防守的性质,经济开发程度也相对低于县。一郡之长称守,由将军充任,可征发一郡兵力,进行征伐;一县之长称尹、公、大夫,后又称令。边地郡大,遂分置数县;内地事多,遂在数县上置郡以统之。于是逐渐形成“以郡统县”的制度。 整个战国时代,郡县制与采邑制始终并存,至秦统一,郡县制才正式成为全国划一的地方行政区划。 (三)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1)山川形便    山川形便,即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这是最直观最自然的原则。尤其在高山大川两边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貌、气候和土壤,形成不同的农业区,也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区。近代西方才以经纬度为界。 秦始皇即以山川形便为政区划分的原则。至西汉,由于中央蚕食王国土地,始与此原则相背离,如西汉临淮郡跨淮河两岸,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