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灸法临床应用与研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力灸法临床应用与研究

一、 灸 法 源 远 流 长 灸法的发展,源远流长,当人类知道用火以后使古人类的生活发展发生伟大的飞跃和变革。在火被广泛应用之下,促使灸法治疗的产生,从无数次的火灼烧伤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而产生了最原始的灸疗,古称“灸焫”。 最早的灸法专著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翕所著的《曹氏灸经》。此后晋代黄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对灸法都产生了重大贡献,用灸法治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在临床中把灸疗和药物结合起来的隔物灸治疗方法。如隔蒜灸,隔豆鼓灸,黄蜡灸,隔盐灸等,以及天灸法治疗的记载。宋代窦材所著的灸法专著《扁鹊心书》记载用药物麻醉后再施灸,以减轻患者的火灼之痛。同时还出现了用某些刺激性药材(白芥子泥,毛莨叶,斑蝥等)涂敷于皮肤上使之麻木,然后施灸以减少灼痛的无痛施灸方法。 金元时期,不仅灸疗方法之为应用,对灸法的理论有了较大发展,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症用灸。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论,认为“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阴阳,阳生阴长故也。”阐发了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均可用灸法“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 明清时期对灸法记载较多的《寿域神方》第一次运用了艾条灸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艾绒和药末混合制成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清代吴亦鼎所著《神灸经论》是系统的灸法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灸法,并注重侯脉,辩证的重要性。清代在灸疗方法上首次运用了“针上烧”,也就是温针灸。尽管在清代由于封建统治者认为针灸“袒衣露怀,有伤大雅”,极力禁止,但灸法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近代针灸,虽然出现了“重针轻灸”的现象,但灸法仍有大的发展,许多创新的灸法,应运而成。据统计,各种灸法已达到100多种。各种灸法著作不断问世,其中具代表性的有肖少卿,陶航所著《中国灸法治疗学》,张仁刘坚所著《中国民间奇特灸法》,张奇文所著《中国灸法大全》,吴焕淦所著《中国灸法学》,谢锡亮所著《谢锡亮灸法》,陈日新所著《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周楣声所著《灸绳》,王富春所著《灸法医鉴》等。 许多新灸法应运而生,各种灸法灸具也不断问世,如有了无烟灸条,灸柱以及艾段。以及用高科技手段创新的灸法:各种艾灸仪,电热灸,红外灸。在灸法理论上也有了新的发展,提出了艾灸热性传感的理论。 从中国石器时代的氏族公社时期直到现在灸法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源于用火,流行于春秋,鼎盛于唐宋,成熟于明代,衰落于清代,复兴于新中国”。现在,灸法作为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活动中,灸治方法日益丰富,防治范围不断扩大。对灸法机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对国外针灸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1、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2、通经活络,活血化瘀。 3、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4、升提中气,温阳举陷。 5、培补脾肾,温阳利水。 6、回阳固脱,复脉救急。 7、强壮元阳,固摄冲任。 8、引导实热,附火外发。 9、养阴益气,散火除热。 10、灸火畅达,拔引热毒。 11、消瘀散结,祛腐生肌。 12、调整脏腑、消除疲劳。 13、扶正祛邪,协调阴阳。 14、强身保健,祛病延年。 现代医学对灸法的作用也做了大量研究,一些中医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发现灸法具有: 1、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2、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3、调节血压。 4、对血液循环系统可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影响血液的成分,增强由细胞数量和吞噬作用,增强红细胞对血小板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 5、增强组织的吸收能力,使吸收能力旺盛;包括胃肠吸收能力,炎症病理产生物的吸收能力,出血后瘀血的吸收能力。 6、灸对呼吸、消化、生殖系统有一定影响。 7、对炎性病灶起到抑制作用。 8、镇痛作用。 9、血行的促进作用;灸可使血行旺盛,对血行障碍而产生的种种疾病,炎症,肿胀卓有疗效。 10、加强自然治愈能力。使全身生理功能好转。 三、 灸 法 的 适 应 症 1、灸法的适应症和针法一样,是十分广泛的,各科都有其主治病症。凡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各科疾病都可以运用灸法进行治疗。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出版的灸法专著和灸法论文中所涉及的病种有一二百种之多。 2、在一些古代针灸文献和现代的针灸文献(包括教科书)都强调“寒证”方可施灸,而“热证”不宜用灸法治疗。这种“热证不可灸”论一直占据着针灸的主导地位,以至于影响了灸法的运用与发展。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