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而作连词要分清 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我们的结论 1.理解并牢记基本用法和意义 2.分清各自特点和细微区别,注意综合归纳以掌握规律 3.把握古今虚词的联系和差异,不以古律今 4.根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比较分析,不主观臆断 5.根据位置推断词性、根据词性推断意义,不割断联系 课堂竞答 男女生轮流答题,每对一题计一分。比一比哪队正确率高。 之 其 以 于 而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做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孟子二章》)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饮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始得西山宴游记》)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 其夫呓语。(其:她的。) 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上 枢 密 韩 太 尉书》)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其一犬坐于前。(《狼》)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臣是以无请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卷石底以出。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杀之以应陈涉。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振其铃,既而铃坠,惟大叫以行。(《越巫》) 以钱覆其口。 屠惧,投以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死于槽枥之间 运于渤海之尾 游于是乎始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漫漫而游 到则披草而坐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挟天子而令诸侯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溪深而鱼肥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南京市瑞金路中学 钟天竺 常见的虚词有哪些(考纲中的要求) 我们想到的问题 我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们的结论 课堂竞答 之 其 以 于 而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之: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例: 宋何罪之有?(《公输》) 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例: 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之字可代人事物 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2、活用为第一人称。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例:“其”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妻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五 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指导 专练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doc VIP
- TCSAE-功能型无人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VIP
- 机械制图与CAD基础习题集第2版包玉梅习题答案.pdf
- FZ_T07037-2024《纺织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计算方法》.pdf VIP
- 《企业财务会计习题与实训(第5版)》课后参考答案1-4章程运木.doc
- 人才素质盘点方案.pptx VIP
- 2023天健校招笔试题型.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二)(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一)(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天健笔试押题校招.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