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网络假新闻的现实表征及其社会危害.doc

[心理学]网络假新闻的现实表征及其社会危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网络假新闻的现实表征及其社会危害

网络假新闻的现实表征及其社会伤害 朱清河 魏潇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与应用,网络虚假新闻已成泛滥之势,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化中,网络假新闻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征。在网络舆情日益高涨的今天,网络假新闻的产生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摸清网络环境中失实新闻的形态特征,研究网络环境下虚假新闻的生成机制,进而探讨治理虚假网络新闻的方法,有效地防治虚假网络新闻,保护受众的利益和维护网络媒体及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构建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假新闻、危害、生成机制、网络媒体 虚假新闻一直是一个令学界和业界头疼的问题。在媒体日益发达和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各种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如今,传媒界的打假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各种假新闻仍然屡禁不止,其中网络假新闻的比率还在不断地攀升。2009年的十大假新闻评选中,由网络率先刊载的假新闻竟有三篇之多,占据假新闻席位的近三分之一。比如:《奥巴马送金正日iPhone和苹果电脑环球网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时代周报》网络版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中国日报网警察鸣八枪镇住百人群殴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强奸,致施暴者死亡获刑”……实实在在赚足了网友的眼球。然而,这些最终被披露的假新闻,其真相揭开后也遭到了网友的狂轰滥炸,成为众矢之的。网友们的口诛笔伐,足以见得大家对于网络假新闻的深恶痛绝。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网络假新闻无论是从标题制作还是内容选择上,都存在共同之处。 (一)、标题:夸大其辞,极度渲染 网络新闻的标题对于受众对网络新闻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网络上的信息越来越海量,已经呈现信息爆炸的态势。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只有最能够引起受众注意和兴趣的信息才能在一瞬间抓住受众的眼球,赢得点击。比如“漂亮女子不配合强奸,致施暴者死亡获刑”这则“新闻”,最初以《强奸犯遇强烈抵抗而亡,被奸女子被判有罪》西山附近一座山挖出140岁蛇精文中称,“8月4日早上5点多,在挖土施工山包上的确挖出两条大蛇,一条已经死亡,另(较小)一条已无踪影,经有关部门验证,该蛇(已死亡)是稀有的蛇种,全身金,鳞片均匀坚硬,剧毒,身长1670厘米,长有蛇冠子,蛇龄在140左右,体重300公斤,蛇尸已交国家有关部门说是要进行研究。连日来林业局及公共安全专家同志正全力收捕逃跑大蛇(暂无结果),以免对社会造成危害……挖蛇的司机因遭受剧烈惊吓突发心梗在去市一医院的途中死亡……”三个富婆玩死男妓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强奸,致施暴者死亡获刑”等等,层出不穷。网络假新闻中,涉及名人、明星的假新闻就更多了,“张靓颖嫁给了富二代”、“白岩松自杀”、“杨振宁证实翁帆怀孕”、“央视主持人方静为间谍”……如此这般,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三)、信息源:模糊不清 网络假新闻的另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信息来源不明确。大多数的网络假新闻发布之时,信息来源都标注“据网友曝光”、“据网友爆料”、“据知情人士透露”等模糊不清的字眼。这些信息的来源可能只是某个网友的恶作剧,也可能只是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网友是可以曝光一些新闻线索的,随着互联网监督的发展与兴盛,来自网友曝光的新闻线索也越来越多。某些网络媒体则不加求证地加以报道,不核实新闻源,只是根据网友提供的新闻线索就搬到网页上去,使其影响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假新闻。而在这种情况下,冠以“网友曝光”的前缀,就可以推卸责任,如果这条新闻是假的,可以把责任直接推到网络上去。这是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意识浅薄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二、虚假网络新闻猛于虎,伤害了谁? 虚假新闻在网络上如此泛滥,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关注和审视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性。网络假新闻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成因复杂、源头隐秘、控制困难等特点。网络假新闻的流传,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而众人对其深恶痛绝。那么,网络虚假新闻究竟伤害了谁? (一)、当事人:名誉和生活的双重伤害 当事人是与新闻有直接联系的人。在新闻中,不实的报道会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特别是流言、传闻,不经证实,盲目报道,则可能对当事人的形象、生活等等方面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2007年,网上一度疯传的“常德三富婆共同开房玩死男妓”的假新闻,来源于一篇题为《三个富婆玩死男妓无法治罪的思考》的博客文章 (二)、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遭受质疑 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网络已成为“第四媒体”,网络新闻凭借着网络强大的交流沟通能力,在人们获取信息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人们普遍对网络媒体的信任度不高。《羊城晚报》转发国外媒体报道称,一项关于媒体信任度的全球调查显示,公众对博客的信任度最低。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委托某公司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