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蓼莪.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蓼莪

二、《诗经》六艺 《诗经》“六艺”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 《诗经》六艺 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诗经》六艺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六艺 ④“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诗经》六艺 ⑤“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诗经》六艺 ⑥“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如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一、二章写诗人未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表达了对父母的悼念之情。 头两句以比引出, 莪,喻人成材且孝顺 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 朱熹于此指出: “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 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 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 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小小瓶儿空荡荡,酒坛由此愧难当。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孤苦伶仃活世上,不如早日去死亡。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依傍谁?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出门心里含悲伤,进门不见爹和娘。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南山险峻难登上,暴风迅猛透骨凉。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为何遭灾殃?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南山高险难登上,暴风迅猛尘土扬。 民莫不榖,我独不卒。 别人都能养父母,我独无法终养他们。 创造了困厄危艰、肃杀悲凉的气氛,象征自己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凄凉,也是诗人悲怆伤痛心情的外化。 《蓼莪》一篇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 诗的开头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或正是悼念之情景,用的是兴的手法。其中第四段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以背景写悲情,充分表达了诗人在父母去世后无法报答父母恩情的终天长恨,至真至性,却又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 《蓼 莪》 《诗经》是我国第 部 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篇,所以又称“ ”。在先秦典籍中被称为“诗”,汉代学者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全集分 、 、 三部分,采用 、 、 三种表现手法。《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源头。 一 305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一、诗经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基本知识及赋、比、兴的表现方法; 理解诗中重点词语及“莪、蒿、蔚”等的比喻义; 理解解本诗所抒发的父母去世后,子女无以回报父母恩德的终天长恨。 能力目标: 能准确地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对赋、比、兴表现手法的理解运用能力; 能懂得孝敬父母,赡养父母,学会感恩 情感目标 A 根据乐调分 风 雅 颂 160篇,十五国风,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