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辩脉法第一》
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目 录
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2
第一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 2
第二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2,3,4) 5
第三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5,6,7,8,9) 13
第四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0,11,12,13,14) 22
第五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5,16,17) 26
第六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8,19,20) 31
第七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21,22,23) 38
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平脉法第二》 50
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
第一讲:大熊猫老师讲《伤寒论》《辨脉法第一》(1)
前言
在中医两千年的发展史中,伤寒学派是非常重要的学派之一,之中又有不少小的流派,他们虽然都源于伤寒论,但是对《伤寒论》也有些不同的看法。后世医家在注释伤寒形成伤寒不同派别的过程中,也丰富了伤寒的内容。只要是伤害学派的,不管他们如何解读伤寒,他们都源于伤寒,他们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他们所理解伤寒的侧重面不同,临床中见到的病人不同,决定了他们既统一又有分歧。《伤寒论》是东汉时期张仲景写的,限于当时的印刷及纸张不方便,都是在竹简上刻字,当时社会不稳定,处在动荡的战争时期,故成书后很长的时期都没有得到广泛流传,一直等到西晋时期,王叔和将散失的伤寒收集整理编纂,使后世得以见到《伤寒》的书,至于书的真伪我们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流传下来的书中去学习、去理解、去悟、去体会。
王叔合在编纂《伤寒》的过程中提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也就是说他从脉证方治入手,即从病证脉并治着手。
在他以后,唐代的孙思邈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对《伤寒论》进行重构,它体现在《千金翼方》中,孙思邈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认为张仲景的治法不过就三种:桂枝、麻黄、青龙,后世医家总结的“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小青龙”实际上是孙思邈的思想:“寻方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此之三方,不出之也。”凡是治疗伤寒基本上就是这三个大的类别原则。后世明代的俞嘉言、方有执把桂枝麻黄青龙的观点加以发挥,成为三纲鼎立的学说。
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进一步深化,学派开始形成,朱肱的《南洋活人书》,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郭雍的《伤寒补亡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在这时期基本形成了伤寒各家派别的雏形。
明清时期,围绕伤寒的注释编次,六经的本质,研究方法等,论证比较活跃,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不同学派。受明代的方有执的影响,方有执认为王叔和编纂的《伤寒论》颠倒错乱殊甚,必须重新考订,方有执采取整移改削的方法,对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大加改订,着重发挥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论。喻嘉言著《尚论篇》,对方氏的考订大加赞赏,在方、喻的影响,错简重订之风大扇。同时也出现了反对意见,认为王叔和的就是张仲景的本意,不必改弦更张,这些人推崇王叔和编纂的《伤寒》,比如陈修园,张志聪等。
还有一家介于二者之间比较温和,他们认为《伤寒论》的实质是辨证论治,只要是有利于辨证,真伪错简就不是主要的问题。这派人思想很活跃,他们从不不同的角度揭示伤寒辨证论治的规律,丰富发展了伤寒学说,分以下几种:(1)按方类证: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把一个个方证视为一个个独立存在的证候,以方名证,按方类证,将有关条文汇列于下,加以分析。其优点是能够完整地体现各个方证的脉证,明确分辨出主证与次证及其类似证的辨别,便于掌握应用。(2)按法类证:以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特点是以法类证,以证论治,将有关条文证汇列于大法之下,加以阐述,充分提示了伤寒治法规律。(3)按症类证:以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为代表,特点是以伤寒百余个主要症状为归类标准,将具有该证状的条文汇列于下,加以比较分析,充分阐明了伤寒主要症状的发生机理、表现特点及其治法异同。(4)按因类证:以钱璜《伤寒溯源集》为代表,采取以方证的原因为归类标准,将有关条文汇列于下,以突出方证的病因为特点。(5)分经审证:陈修园晚年吸取了其它流派的优点,著《伤寒医诀串解》立足于六经气化理论,创分经审证之法,体现出方证的联系及其传变、转归的机理。
《伤寒》语言凝练,高度概括,短短的几句话或几个字代表的意义非常丰富,后世医家包括不同的学派,不管他们怎么分,后世这些伤寒名家都是演绎、注解、发挥张仲景的伤寒学说,简单介绍伤寒学派,目的是为我们在学习伤寒时,我们应该理解后世的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