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运用
摘 要
本文共包括以下个部分:关键词:
ABSTRACT
Criminal settlement arising from a complex system of social background, the theory is based primarily on the expansion of the principle of action to restore justice, human rights concepts, the binding of crime, litigation efficiency. Define the meaning of criminal settlement system should reflect its punishment of crime,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nd the bottom line. The bottom lin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iminal settlement system should focus on the prosecution phase of the case is mainly for minor criminal cases, insufficient evidence not to prosecute the case, Sentence of 3 years in prison following a criminal case.
Key words: Reconciliation ,restorative justice in criminal ,justice ,prosecution phase
目 录
一、 “刑事和解”应把握的重心和底线 1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背景 2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需求 2
(二)财产性刑罚和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的困境 2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效率的追求 2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3
(一)处分原则的扩展 3
(二)恢复正义——当事人有发言权甚至决定权的正义更容易被认可 3
(三)人权理念的转变 3
(四)对犯罪的约束力 3
(五)诉讼效率 4
四、刑事和解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 4
(一)侦查阶段 5
(二)审查起诉阶段 5
(三)审判阶段 8
主要参考文献 10
一、另一种观点是: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事实清楚的轻微刑事案件,受犯罪影响的各方,包括侵害人、受害人、社区、国家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在自愿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犯罪的原因、危害、侵害人的责任等进行充分沟通,并就侵害人的道歉、赔偿等具体的道义责任达成协议,而国家机关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处罚的一种诉讼制度。还有一种观点是:刑事和解是指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基层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协作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在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环节,本着恢复社会和谐和节省刑罚资源的原则,根据个案情况,综合运用刑罚和非刑罚的方法,尽可能地达成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社区利益、被害人利益和被告人利益,有利于惩治和预防犯罪,恢复社会和谐关系的处理方案。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学者的观点。综合来看,这些观点主要在于强调各方参与和从轻处罚或者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各有可取之处。但是,这些观点也有一些笔者认为的不足。第一种观点重在强调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部门和达成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底线的界定,缺失对刑事和解制度适用底线的界定,将会给异化刑事和解制度从而导致刑事和解制度的滥用提供可乘之机。第二种观点重在强调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然而,强调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固然重要,但是笔者认为对概念的界定不能只停留在这一层面,而应该全面地揭露刑事和解制度的本质和特征。对于第三种观点,它揭示了刑事和解制度运用的原则,可以说是界定了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底线,但是笔者不是很认同该观点揭示的底线,第三种观点界定的底线虽以原则面目出现,但实际表述的是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目的。
笔者看来,刑事和解的内涵界定应把握的重点在于强调各方参与,尤其是被害人参与以及达到的解决社会矛盾平息社会纠纷的效果,底线是不损害司法权威并确保司法公正。否则,缺其一都不能成为刑事和解。故基于此,可以将刑事和解界定为: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和一些法定刑较轻的刑事案件,在不损害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有司法机关的参与,受犯罪影响的各方在自愿基础上就犯罪造成的不良后果通过赔偿、道歉等方式予以减轻或消除,从而达致解决矛盾、平息民愤的效果。
二、(一)
(二)
在民事诉讼领域困扰司法部门的一大难题就是执行难。同样,在刑事诉讼领域财产性刑罚和附带民事诉讼判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控视频会议室设计方案书.pdf VIP
- 2010年3月北京润枫欣尚项目价格及推售方案.ppt
- 2023年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四肢骨折经典》课件.ppt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线性代数》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24年秋统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我会想办法教学设计【精品】.docx
- 胜利油田CCUS技术及应用.docx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线性代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VIP
- 度量衡完整版.ppt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线性代数》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