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轧用钢带轧制工艺控制管理
冷轧用钢带轧制工艺控制
承钢技术2005年第j一2期
冷轧用钢带轧制工艺控制
何英
(期刊年度:2004年第1期)
摘要:介绍冷轧用钢带在热带厂轧制工艺控制.
关键词:冷轧用钢带碳当量cT温度缓冷
1前言
随着热带深加工业的大力发展,冷轧板带的需
求量越来越大,发展冷轧用热轧板带是热轧带钢生
产线能不能占领市场的关键.为此,研究冷轧用钢
带工艺控制,对开发热轧带钢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冷轧用钢带性能要求特点
冷轧不存在热轧的温降与温度不均匀的百病
之源,因此可轧出厚度极小,尺寸公差很严且长度
很长的板带钢.但冷轧由于加工温度低,轧制中产
生程度不同的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导致轧件塑性下
降和变形抗力提高,加工硬化达到一定限度将因轧
件过分硬脆而不能连续轧制,或者不能满足组织性
能的要求.因此要设法保证冷轧用钢带的塑性及
降低变形抗力.
2.1变形温度对碳钢的塑性影响
萎
l
一
2000100200400800.1200℃
图1碳素钢塑性曲线
当变形条件相同时,变形金属的化学成分及组
织结构不同,温度对塑性的影响也不同.温度对碳
素钢塑性的影响见碳素钢塑性曲线(图1).
由图1可见,碳素钢热加工时的最有利的温度
范围是1000--1250c【=,终轧温度不应低于900~C.
2.2降低卷取温度使屈服强度提高(除含碳量很
低的铌钢以外)
卷取温度对渗碳体形态有影响,卷取温度在
500_-720c【=范围内变化则珠光体形态不同.当
720c【=卷取时,形成带状珠光体;600c【=卷取时,形成
弥散的珠光体;56amp;C卷取时形成分布在晶界上的
球状渗碳体,降低卷取温度会使塑性降低.因此冷
轧用带钢的卷取温度应控制在670+30范围内.
2.3冷却速度对冷轧用带钢性能的影响
快速冷却使临界点降低,奥氏体进行分解的温
度愈低,所获得的组织就愈细,成品强度愈高.快
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硬
度高而韧性低.采用缓慢冷却,奥氏体最终转变为
珠光体和铁素体,该组织强度适中,塑性较好.
3成品尺寸要求
用户对冷轧用钢带表面及外型尺寸要求比较
严格,表面要求无铁皮,夹杂,裂纹,浪形,板形良
好.尺寸要求三点差较小,楔形要小.
上.综合料场建成后,机烧碱度稳定率可由目前的
60%提到80%以上;机烧品位稳定率可由7O%提
高90%以上;可降焦20%;增产2%左右.采用球
团烧结新技术,机烧矿转鼓强度由74%提到80%
左右,高炉冶炼强度可望达到1.4t/(m.d)左右.
烟煤和无烟煤混喷加3%富氧,热风温度用到
1050~以上,煤比可达120kg/t铁.最终高炉利用
系数可达2.4t/(m.d)l;2_k,人炉焦比460kg/t铁,
高炉一代寿命八年以上,单位炉容产铁超过5000t/
m3.
一
7l一
4坯料现状
由承钢炼钢厂提供的Q195钢坯,因含V,Ti,
导致成品屈服强度较高,而含V量较高对钢的塑
性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炼钢厂对冶炼工
艺及成分进行了调整,提出降低c,Si,Mn,S,P含
量,以提高成品塑性,降低带钢强度.
5轧制工艺控制
5.1投坯
坯料具体要求;c含量0.05%一0.10%;Si含
量0.08%一0.16%;Mn含量0.21%一0.32%;P
含量0.011%一0.023%;S含量0.019%一
0.032%;
规格:200x450x6800mm;
坯料钢质:Q195;
成分见表1.
表1坯料成分
成分CsiMnPSVCrCu
o.o8o.100.25o.o13o.025o.002o.o1o.02
(%)
CE=0.130
5.2编排轧制计划
冷轧带钢要安排在粗轧和精轧支撑辊前期轧
制;冷轧带钢前必须安排一定量烫辊材.成品规格
3.0x445mm..
5.3加热
在炉时间270分钟.保证钢坯上下表面温度
均匀,出炉温度1250℃.
5.4轧制
5.4.1粗轧控制
1.除磷水要求保证压力,粗轧移钢机按要求调
整垫片,粗轧尽可能减少楔形,保证精轧料型良好.
5.4.2精轧控制
3除磷水要求保证压力;要求精轧测量最后一
块烫辊材切头料型,保证粗轧料型楔形控制在
0.2mm以内.精轧按规定换辊,换辊后精确测量,
准确进行零调.未到换辊周期的需认真检查工作
辊密损情况,磨损超过要求的换辊.压下手时亥4观
察浪形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板厚,保证板厚在公差
范围内;速度手控制速廖,防止拉窄,保证板宽.
轧制参数计算如下:
(1)热卷箱:选卷取方式,粗轧来料21x
一
72—
458mm.
(2)精轧:SG开口度,SG1一SG3:475mm;
SG4一SG6:480mm.
(3)活套角度值:s1:23.;s2:25.;s3:25.;
S4:25.:S5:25..
(4)精轧压下及速度值(表2)
表2精轧压下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