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利引用网络与专利布局以TFT
從網絡觀點探索專利佈局之研究:以TFT-LCD產業為例
洪秀婉
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王安邦
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生
摘要
專利屬於企業研發投入中較易被量化的一種知識產出,利用專利分析可以評估公司無形資產的價值。近年來許多專利分析大都偏向專利指標的衡量,有別於以往的研究,本研究嘗試利用社會網絡的概念與小世界網絡模型,針對TFT-LCD產業專利引用網絡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專利引用網絡為小世界網絡,其小世界網絡特性十分顯著。另外本研究從專利被引用、專利引用他人專利、專利總連結數三方觀察,發現不論何種型態的連結次數分布均呈現冪次分配的型態;若從專利引用次數的成長趨勢來看,我們也可以看出專利被引用具有偏好,也就是說某些專利對於產業技術而言是發展的主流。小世界網絡、、專利引用前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成為了企業經營者極欲開發以及保護的投入要素。而專利則是可以用來衡量研發能量投入的一項產出。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表示,台灣專利研究在2004年美國專利核准數中,計有5938件,較2003年5928件增加,排名維持全球第四。但是擁有專利並不一定具有優勢與影響力,唯擁有關鍵的專利技術才能發揮專利佈局的效果。
當我們以智慧財產權的角度來看專利佈局,專利佈局就是將企業內技術尚未商品化前,所做的智慧財產權規劃作業。換言之,專利佈局可以是技術商品化前的策略思考。若企業以網絡觀點來看專利佈局的話,專利佈局就是對於現有的專利技術網絡作檢視。透過這樣的觀察可以確立公司專利的地位,還能與先前的規劃做比對,提供檢討的方向。因此網絡觀點提供我們一個檢視企業專利佈局影響力的好角度。
美國在1968年發展液晶技術後,因為著重於軍事國防方面的應用,使得一般消費者無緣使用到這樣便利的設備。直到1973年日本夏普公司將其應用在電子錶、計算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後,LCD產業就在亞洲展開了令人異想不到的發展。先是韓國崛起再來是台灣的急起直追,LCD產業已經變成了「拿筷子民族」的產業。為了更瞭解這個產業,本研究將透過發掘影響專利知識流動的關鍵專利,提供TFT-LCD產業一個認清自身專利地位的方法。文獻探討1.專利分析與知識流動
專利資訊則是指各種與專利相關的資訊,其範圍包括專利申請書、專利公報、專利說明書、專利文摘與其他各種檢索工具書等。許多大型企業深刻體認專利對其經營發展的響力,並逐漸重視專利資訊帶來的無限商機(陳達仁、黃慕萱;2003)。Ernst( 2003)認為專利資訊可以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在重要的技術管理領域中作決策,並能讓投資人看好公司未來技術上的競爭力。
陳達仁與黃慕萱(2003)指出,專利分析主要是Mogee(1991)便指出專利分析結果應該具有:(1)競爭者分析;(2)技術追蹤與預測;(3)確認重大發展;(4)國際策略分析;(5)技術侵害的監視與及時察覺等價值。
企業技術的演進乃源自於技術知識的創新與不斷的運用,而企業知識創新的來源,一部份取自於自身私有的技術與知識,另一部份則是取自於外在環境,综合二者才能產生專屬於企業的知識。因此我們可將企業視為知識處理與產出的處理器。企業之所以會採行兩方面知識,乃因企業內部私有知識敏感易逝、產業技術發展迅速、競爭者威脅等因素所致(Alok et al.,1993)。因此隨時檢視企業知識的來源與流向,是一項確保企業競爭力的作法。而專利就是一項追蹤企業以及所屬環境知識流動有用的工具,藉由專利能瞭解到知識流向何方,並知道某個專利的知識源自於哪幾個不同的組織(Alok et al.,1993)。
至今有相當多實證研究利用專利的引用來證明產業內或跨國際的知識流動。Jaffe(1989)透過專利的引用可以用來探索大學專利與科學出版品對產業界發明人的影響。此外透過專利的引用分析還能夠廣泛的辨識出研發知識的外溢 (Stolpe,2001)。Fung Chow (2002)在分析244家跨產業企業的專利引用情形後,發現80.7%的公司獲取知識的來源並非在同一產業內。Albert與Adam(2003)利用專利引用的趨勢,證明了韓國的發明者傾向引用日本的技術;而台灣的發明者則傾向引用日本與美國的技術,間接的證明了台灣與韓國的技術知識來源。Alber(2004)藉由專利引用分析證明了在新加坡設有研發部門的跨國企業,其研發能量正是新加坡發明者獲取大量知識的來源。
2.小世界網絡
Watts and Strogatz (1998)提出了一個解釋小世界現象的模型,一個介於隨機以及有序的網絡模型。這是一個藉由“重連”(rewiring)將正則格點圖(regular ring lattice)由有序轉變成隨機過程的展示。依照不同的機率值p,對各個節點(vertex)的連結(edge)進行重連。當p = 0時表示網絡中各連結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