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亚阿平煤矿安全生产调查 多少钱也不抵一命评.doc

大利亚阿平煤矿安全生产调查 多少钱也不抵一命评.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利亚阿平煤矿安全生产调查 多少钱也不抵一命评

大利亚阿平煤矿安全生产调查 多少钱也不抵一命评         作者:国家局网站 文章来源:国家局网站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05-8-30           新华网专稿:“矿井下禁止带入什么?”“紧急呼吸器发热怎么办?”“在井下走丢了怎么办?”记者趴在桌上一一回答矿井培训人员发的考试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阿平煤矿要求每个来访者都要进行安全培训,听讲解,看录像,当场考试合格才允许下井。          救命措施        穿上防护服,蹬上高筒靴,带上矿灯。记者接过一个军用水壶大小的铁盒子,掂一掂,有3公斤左右。这就是紧急呼吸器,能给人提供40至50分钟的氧气。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四大产煤国,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2003年煤矿业做到了零死亡。阿平煤矿是澳公认的瓦斯高渗出矿,1979年曾发生过瓦斯爆炸,死亡14人,死亡者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吸入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但经过多年的努力,阿平煤矿目前已经成为澳解决煤矿瓦斯安全生产问题的一个模范矿井。        现在,阿平煤矿每个下井的人都要带上这个小盒子。根据澳大利亚各州的规定,矿业人员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安全,如果不按规定对自己采取保护措施,或发现潜在险情不报告,就触犯了法律。在阿平煤矿,下井以前,每个人要领取两个相同数字的号牌,一个挂在下井人员的公告板上,另一块自己带在身上。还要在登记处写上自己的名字和铁盒子的号码。        小火车轰隆轰隆地开了10多分钟,就来到了500多米深的矿井。之后改乘汽车,以每小时40—50公里的速度在迷宫一样的巷道中穿行。一路见到不少大型铲车一类的重型机械。这些机械都按照高技术标准进行改造,不会引发爆炸。据调查,1979年的爆炸事故可能就是由于风扇发出火花引起的。而现在,连电子手表和金属灌装饮料都不准带入阿平矿井。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个工作面,又见到一个挂牌处,我们所有人都掏出牌子挂上。伊勒瓦拉煤矿公司的管理者威廉·瓦托韦茨说,这个牌子上挂钩数量和工作面救生站储备的救生设备数量是一样的。挂牌处如果挂满了牌子,这个工作面就禁止任何人进入了。        工作面巷道一侧有一条绳索,矿工们管它叫“救命索”,在发生险情不能辨认方向的时候,可以摸着这条绳索到达救生站。绳索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圆锥形扶手,大头方向就是救生站的方向。紧急呼吸器可以确保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摸到救生站。救生站储藏有大的氧气瓶,旁边就是逃生巷道。到了这里化险为夷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阿平煤矿是澳大利亚第一个采用这种逃生方法的,为此曾获得过业界大奖,并推广到澳大利亚其他矿井。         捕捉瓦斯          根据新南威尔士州的有关法律,地下煤矿的瓦斯浓度不能超过2%,对煤矿来说,关键就是如何把瓦斯“逮住”。        矿业官员说,一般来说,捕捉瓦斯的途径有三种:采前和采后进行钻孔抽放,以及在开采中的通风排放。阿平矿于1962年建立,早期生产时,高浓度瓦斯涌出严重影响了生产。煤矿于1981年实行瓦斯抽放。记者在井下看到一排瓦斯抽放钻孔露出煤层,钻孔都有管道连接,并联在大的管道上通往地面的瓦斯抽放站。抽放站会把瓦斯供给煤矿的发电厂发电。同时,矿井回风空气中的低浓度瓦斯也被作为燃料送给发电厂,开创了利用煤矿回风发电的先例。        残留在矿井中的“漏网”瓦斯是危险的,必须不断监视。检测器到处都是,安全人员时刻保持警惕。瓦托韦茨掏出一个随身携带的瓦斯探测器,说我们站的地方瓦斯浓度为零,很安全。根据煤矿规定,井下瓦斯浓度为1.15%时,探测器就会进入警戒状态,超过1.5%时会发出高度戒备警报,到1.9%时矿井生产系统自动关闭,达到2 %时煤矿停产整顿。        安全文化          瓦托韦茨指出,安全设备齐全,管理制度严格,但是这并不是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好煤矿安全记录的根本。“煤矿安全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伊勒瓦拉煤矿公司总裁科林·布卢姆菲尔德把这个文化的内涵浓缩成两点:一是创造安全工作环境;二是培养每个员工作出正确的安全决定。其他所有的安全工作都是围绕这两点进行的。        十几年来,澳政府和业界一直在为打造矿业安全文化而努力。负责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各州政府都有意识地帮助业界形成新的安全文化。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在过去几年中对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从传统的规范性法律的约束,改为强调以风险评估为主导的管理,旨在预防矿难。政府还十分强调安全监督机制建设和培训管理。这些措施使得业界安全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瓦托韦茨一脸严肃地对记者说,矿业业主和经理人员如果不遵守制度,他们的专业执照会被注销,还会坐牢,如果发生了死亡事故,业主会遭到100万澳元(1澳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