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案2003.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链教案2003

项 链 THE NECKLACE 法国 莫泊桑 主讲:中文系汉语言文学0903班 贾婷 一、说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线索,梳理情节脉络。 2.通过情节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了解造成其悲剧的根源。 3.通过探讨玛蒂尔德的形象,认识虚荣心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说教学重点: 通过情节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三、说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 、 四、说教学方法 1、本节课需要立足文本,通过一些典型语句的朗读、赏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则需要以教师为主导,激疑、设疑,诱导。(目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获取新知)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出门之前要照镜子吧,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赞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小说里,它叙述的是一个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得意忘形,丢失了向朋友借来的项链,为此她付出了十年的代价,结果却发现项链原来是假的。 (三) 深入研读 分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思考,使玛蒂尔德付出惨痛代价的原因是什么呢?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探讨。 从人性的角度,能看到玛蒂尔德身上怎样的闪光点呢? 前后互相对比,分析这一转变的意义价值。 (四)本课小结 总结玛蒂尔德这个文学形象的性格特征: 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进行概括 (五)布置作业 心灵 识 舞会 借 赔 丢 追求享乐 爱慕虚荣 诚实守信 自尊自强 六、板书设计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 “她早就指望自己能够取悦于人,能够被人羡慕,能够有诱惑力而且被人追求。” —性格决定命运 借 丢 赔 识 一夜虚荣 十年辛酸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唯利是图的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女性只有凭借美貌与风姿,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和价值,只有在男子目光的关照下,才能得到承认。 找借口 推卸责任 买假的 诚实守信 丢项链 赔项链 偷 抢 出卖自己 自尊自强 闪光点 没有 “生活多么古怪,多么变幻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可以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 ——《项链》 玛蒂尔德是一个复杂的文学形象,她有爱慕虚荣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玛蒂尔德丢掉项链后,由爱慕虚荣走向生活实际,由顾影自怜走向自尊自强,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成熟。丢失项链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玛蒂尔德内心深处一种朴实无华的东西。当然,作者更多的是通过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抨击当时那个爱慕虚荣的社会,那个处处有着虚假的时代,这给人无限的启迪与深思。 当你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又会怎样选择? 请以“如果我是玛蒂尔德”为题,写一篇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