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22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搜集整理《列子》及其作者的简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列子》和作者
2、通过诵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3、通过诵读、读出语气、揣摩人物心理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一、导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困难,遇到了困难是应该勇敢地克服还是选择逃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中有许多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道道险阻,常常缺乏耐挫力和持久力,最终选择了对目标或理想的放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却是一位面对巨大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战胜的勇者,学习愚公,尤其学习愚公那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实现人生既定的目标。播放江涛的歌曲《愚公移山》。
二、了解文章出处作者和文体
1、简介《列子》及其作者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了解文体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色讽刺性,寓意深刻而含蓄。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读课文
听读课文,纠正字音
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好角色,如:旁白、愚公、愚公之妻、大家、智叟。再次熟悉课文。
翻译课文
结合书下注释,先自行试译,可合作讨论
展示:一人一句往下翻译,在翻译中存在的错误教师适时指点。
五、总结通假字、重点虚词、特殊句式
1、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
2、重点虚词的用法
“之”的用法
⑴结构助词,“的”: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⑵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⑶指示代词:
“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⑷人称代词:
“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⑴代词:
“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他”: 惧其不已也
⑵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3、特殊句式
⑴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⑵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 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六、布置作业:复习巩固文言实词虚词及其句子翻译。
第二课时[来源:Zxxk.Com]
1、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3、 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来源:学科网]
一、检查上节课内容
1、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来源:Zxxk.Com]
2
(采取听写的形式,让学生写在纸上,以达到检测和落实的目的。)
二、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交流内容:
说一说:故事情节
议一议:人物形象
评一评:艺术特点
想一想:故事寓意
(一)交流故事情节
学生根据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简要地讲述故事情节。
太行、王屋 决心移山 驳斥智叟 夸娥氏二子
高且大 付诸行动 错误观点 负山而走
(背景) (开端、发展) (高潮) (结局)
(二)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
愚公移山“任务”——艰巨,需移走两座高峻的大山;愚公移山人力单薄,只有一行五人;
愚公移山“过程”——艰辛,凿石运土,全靠体力,需寒来暑往,长期努力。
请同学来模拟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辽宁省辽河油田欢喜岭第一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件(共45张PPT).ppt
- 中学联盟重庆市永川区卧龙初级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2用坐标表示平移 课件(共17张PPT).ppt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6诫子书 (共16张PPT).ppt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9生物入侵者 (共13张PPT).ppt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5课 秋天的怀念 (共15张PPT).ppt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 新材料作文开头训练.doc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散文部分第一单元《动人的北平》 (共18张PPT).ppt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doc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9满井游记 (共11张PPT).ppt
- 中学联盟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