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享与交
「分享與交流:博物館館際合作」2007 年博物館館長論壇紀實與省思
張沛誼 整理報導
楊純惠、王琤雯、鄭韻晶 討論紀錄
在本次博物館館長論壇會議舉行之前,十月初台灣爆發了文化機構的一項嚴重危機,就是行
政院以組織再造為由,要求包含博物館的文化社教機構由原來的三級機構降低為四級機構,此項政
策一經宣布,立即引起社會、媒體輿論以及博物館界一片譁然。國立歷史博物館也在此次的「改
造」博物館名單之內,此時此刻,正在本館承辦教育部委託「東南亞民俗文物展」,藉由介紹與台
灣鄰近的菲、越、泰、印-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尼四國民俗文物,使國人深入了解這四個主要
台灣新移民母國的文化特色;以及自 1997 年來即致力於維持一個博物館館長交流平台—博物館館
長論壇,近年以來也得見國內博物館界有長足的發展與進步,這是所有博物館人所共同努力的成
果,熟知政府非但沒有給如此努力的館所更多的資源以追求更大的成長,反而橫加矮化其層級,使
其成為執行政策的工具,豈不令人錯愕與痛心?
本年館長論壇以「分享與交流:博物館館際合作」為題,邀請泰國、瑞典、澳洲與台灣七位
博物館館長與專業人員,探討在館際交流層面的經驗與彼此分享的成果。博物館面對觀眾,為觀眾
提供文化的、藝術的、教育的各種服務,館際之間也透過合作聯繫,讓這些服務達成最大的效益。
本文節錄論壇中各講者的論文與各項議題的討論紀錄,使未能參加本年館長論壇的讀者得以
一窺會議的菁華,更期盼讀者能藉此得知本館各項推動的館務不會因為政策轉變而有所停頓,並且
賡續地支持我們,這將是博物館人前進的動力。
議題一:館際合作計畫
一、澳洲博物館生物及文化典藏品的開放:與澳洲與太平洋地區博物館合作
主講人:澳洲博物館館長 法蘭克‧郝渥斯(Frank Howarth)
這篇文章描述澳洲博物館如何成為澳洲自然歷史博物館群網路的一部分,致
力於「開啟」自然歷史收集,以及澳洲博物館如何與西南太平洋博物館的網路合
作,去交換介於物質文化收集持有者和傳統知識持有者之間的訊息。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們談到了關於在 2001 年澳洲自然歷史博物館群如何開
始一同工作,建立資料庫與連結他們的自然歷史收藏,以創造一個所謂的線上澳洲
博物館的動物學收藏的國家系統。重要的是,這個系統與全球生物多樣性訊息設備
同步發展,可以和國際連結。之後,我們將談到澳洲博物館如何提出一個案子給澳
洲聯邦政府,即自然歷史收藏應被視為澳洲的主要研究基礎架構。這個提議被接受
了,並且導入了一項創造工程,去創造我們所謂的「當今的澳洲版圖」 (the Atlas
of Living Australia)。
在文章的第二個部分,我們描述澳洲博物館如何去開啟它的文化收藏,並且
讓太平洋地區的創造者社團得以取得那些收藏。在許多情況下,博物館很少有關於
收藏物件的資訊,以及在許多情形裡,物件本身所具有的知識已經在起源時或在創
造者社團中時便失去了。 澳洲博物館,以及其於澳洲東海岸的姐妹館,已經與太
平洋地區的博物館合作以拉近社團與收藏的距離。 在文章裡, 我們描述了特別的
計畫,牽涉到與太平洋文化領導人和一項領航計畫,去創造一座太平洋虛擬博物
館,其將使用網際網路的力量實際地去連結創造者社團和他們的收藏。
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際交流與合作
主講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林宗賢
由於漢寶德館長與先進同仁於籌建與經營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立下的丕基,本
館擁有豐富的典藏文物品、優秀的專業人才、活潑生動的展示與教育活動,來館觀
眾每年超過三百萬人次。備受國人肯定的重要因素為本館歷年來致力於館際交流與
合作,本文介紹本館在典藏文物標本蒐集、自然科學研究、展示、科學教育與資訊
交流等館際交流與合作的執行概況,願能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強國際交流,以擴
大服務觀眾。
議題一討論紀錄
問題 1:請問郝渥斯館長 貴館當初是如何決定文化典藏品的 50%歸還給大平
洋島嶼國家?數位典藏化的版權是歸誰呢?如:照片的版權?
郝渥斯館長回答:
(1)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我們本來是沒有打算要歸還那麼多的,大約只佔
2~3% 而已,主要是有關神聖的藏品或是身體的部分。但是,是否為神聖或是其他
重要的意義,則交由原住民來做決定。我們在 1920 年代獲得一顆樹,到了 70 年代
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