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练习(第1课时)Word版含解析教案.doc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练习(第1课时)Word版含解析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资源与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检测练习(第1课时)Word版含解析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课时: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前检测】 一、选择题 图1 为 “某国未来电力资源结构图”, 读图完成1-2题。 1. A. B. C.石油 D. 2. A. B. C.实现了 D.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图2中黑点标注的区域是世界某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3-4题。 3.该资源分布区的特点是(  ) 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高 D.森林资源丰富 4.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分布面积有减少趋势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 5.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地增加 【课后检测】 一、选择题 图1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回答1-2题。 1. 两国相比(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 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3. 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 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 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 7.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8.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图5,回答9-11题。 9.根据图5中数据判断,冬小麦生长期水资源最紧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影响该区域冬小麦生长期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地形因素 11.缓解该区域水资源紧张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调整种植结构 D.增加小麦出口 12.解决珠三角城市群缺水的措施有(  ) ①淡化海水 ②倡导节约用水 ③治理水污染 ④跨流域调水 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二、综合题 13.图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国外方面:________________;国内方面:________________。 D 2.D 3.C 4.A 5.BC 6.AC 【课后检测】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D 6.D 7. A 8.B 9.C 10.A 11.D 12.D 13. (1)沙特阿拉伯 安哥拉 俄罗斯 (2)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图1 图2 图4 图3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4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