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心理观点
客体永久性编辑本段 皮亚杰对他称之为客体永久性现象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独创性的观察,认为儿童认识到物体永久性的能力是从生命的第一天起缓慢发展的。
第一和第二分阶段
(0~4个月)中,婴儿没有存在于他们之外的客体的概念。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客体离开他们的视野,大多数情况是婴儿只在他们最后看见这个客体的地方去寻找一会儿,如果这个客体不再出现,他们就接着做别的事,并不想再去寻找它。对婴儿来说,眼中看不见,心中也就消失了。
第三分阶段
(4—9个月),有了新的进步。这时婴儿对外部世界感到有兴趣了,结果使得他们逐步获得一种对外界事物永久性的较完整的观念。如果客体在他们眼前落下,他们会到客体落下的地方寻找。他们也能寻找部分拉隐藏的物体。同样,如果他们暂时把一个客体放在一边(例如放在背后),过一会儿他们仍能找到这个客体,当然只有客体与他们动作有关时才能这样做。不过,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找到极其他事物完全隐蔽的客体。例如正在玩的物体被完全移到幕后时,婴儿只是缩回伸出的手。认他的反应看,好像客体已经消失。
第四分阶段
(9~12个月)标志着对客体永久性的名副其实的观念的开始。这时,婴儿能找到完全隐藏的客体。例如,将玩具用毯子完全盖着,婴儿会揭开毯子找到它。表明这时的婴儿已经知道:即使物体看不到,它们依然是存在的。但是,皮亚杰发现这一分阶段有一个有趣的局限,当他把物体藏在A处时,婴儿能找到它,然后,他把物体放在B处,婴儿仍然会到A处寻找它。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不能遵循一个转位的系列(从一个隐藏的地方到另一隐藏的地方的移动)。
在第五分阶段
(12—18个月),婴儿能够根据物体位置的移动来寻找它们。但是,当位移过于复杂,他们仍然会回到原处寻找,好像客体仍存在于他们过去发现之处,并未随着移动而变化。
直到第六分阶段
(18—24个月),婴儿才能跟随看不见的转位。例如,这时儿童能够找到绕着沙发迂回滚到沙发下面的一只球。儿童所以能够这样做,是由于他虽然看不见球了,但他仍能在自己的内心摹想球滚动的轨道。皮亚杰指出,儿童形成客体永久性的观念是同他对客观世界的整个时间——空间组织和因果性组织的认识密切联系着的。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发展是儿童在以前和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协调性发展而形成新的经验结构的结果。儿童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是逐渐的连续的过程。
编辑本段相关研究
关于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观念,许多学者作了类似于皮亚杰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有别于皮亚杰的见解。其中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当主试把玩具藏在A下面让9个月的婴儿两次成功地找到它。如果主试把玩具藏在B下面,而且让儿童看见,儿童是否仍然到A处下面寻找?结果发现,把玩具藏到B下面,延缓5秒钟后让儿童寻找,儿童到A下面寻找的错误容易发生;如果延缓时间很短,只有1秒钟,儿童就不会产生这个错误。对儿童行为的解释,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客体永久性概念发展的反映。但许多心理学家提出了新的假设,认为儿童搜寻藏起来的物体能力中,记忆是重要的成分。在一个水平上,12个月的婴儿确实相信隐藏着的物体的永久性,否则不会去寻找。但这种能力可能只有在回忆已经成熟以后才能力生。
编辑本段意义
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观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感知动作阶段0-2岁)的最大成就,皮亚杰把这一成就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儿童开始把自己仅看作是由无限众多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而已。这一最大成就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形成了稳定性客体的认知格式,当某一个客体在视野某处消失,他们仍能在该处寻找。(2)空间——时间的组织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形成空间“位移群”的基本结构。这时,对客体的定位可以按“位移”的线路追踪出来。皮亚杰指出“这个群的心理学的等价语义就是包含着回到原初位置或者围绕一种障碍进行迂回等等行为的可能性”。位移不仅反映了空间的特性,同时也体现了时间序列的特点,因为位移总是遵循一定顺序发生的。(3)表现出因果性认识的萌芽。皮亚杰认为稳定性客体及其位移的体系又是同因果性结构不能分离的。儿童最初的因果性认识产生于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结果的分化,以后扩展到客体之间的运动关系。当儿童能运用一系列协调的动作实现其一个目的——如用手拉动面前的毯子,拿到放在毯子上的玩具的时候,就意味荷因果性认识已产生了。所以,儿童获得客作永久性观念对儿童后来的认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后来儿童认知活动发展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财网络教育工程项目管理学随堂随练(9-11章).doc
- 走校计划、方案.doc
- 如何提高电驴下载速度分类.doc
- 合同2010定.doc
- CA备份说明.doc
- 企业文化-ppt.ppt
- 视频切割splitIt教程.doc
- 2010年度安全生产活动月的总结.doc
- 16知识回顾.doc
- 英语教材目录.doc
-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20张ppt).pptx
-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pptx
-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_熔化和凝固_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5节_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_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外研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核心考点精讲精练(61页,含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中考英语一轮复习(鲁教版)教材核心讲练六年级上册(24页,含答案).docx
-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48张ppt)1.pptx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17张ppt)1.pptx
- 唱歌 跳绳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人音版(简谱)(2024)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快乐的一天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