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只眼睛看孟子
第三只眼睛看孟子
一、迂腐的人的迂腐哲学
(一)脆弱的根基
孟子对于儒学的一大贡献就是性善论,它成为了儒家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基础。但非常令人为儒家担心的是,孟子在他的七篇大作里并没能证明“人性善”。程朱等生活在古代的书斋中的老儒、以及生活在现代洋楼里的新儒,管他进化了多少代,也还是不能证明“人性善”。不能证明人性善,却依然不妨碍他们谈“内圣外王”,甚至膨胀到认定儒学将要拯救世界,这就只能让人觉得他们有点不诚实。所以我们看到孟子的“性善论”实在是站不住脚的。而中国人对“圣人”、“明君”的崇拜也由是产生,其政治思想就建立在这个极为松垮的沙土地基之上,由此形成的政治、法律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乃至社会组织结构产生了极为厚重的不良影响。
(二)仁政蓝图的空想
孟子政治构想的脆弱易碎,还不仅仅在于他的基础“性善论”的可疑。这只是第一个问题。还有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使它致命。这第二个问题是:即便出现了一个绝对的圣人,而他又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他能仅凭一己的道德标准示范治理天下吗?结论是明显的,韩非等人也早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并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简单地说,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便是治国;用仁政治国。就是行王道,行王道当然是“天下莫之能御”(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从此天下太平了。这种构想的幼稚性实在太明显了,而这种幼稚的政治构想竟然蒙蔽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那些劳心竭虑想求治的士人们只知道耐心地等待一个不失仁心且能把这仁心报恩到广大百姓的圣明君主,并且在无数次的失望后也想不出要另谋生路。
(三)“积极入世”的逆历史潮流而动
凭心而论,儒家自己究有何物?孟轲究有何物?一言以蔽之,只不过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整天淹没在那个消逝的大梦里,惟知大话空洞,欺世盗名而已!国有急难,邦有乱局,儒家何曾拿出一个有用主意?竟日高谈文武之道、解民倒悬,事实上却主张回复井田古制,使万千民众流离失所,无田可耕!信誓旦旦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如此言行两端,心口不应,不是大伪欺世,却是堂堂正正么?这又是哪门子的先进?
(四)被诡辩贬低的哲学
孟子所谈的,不是真道理,而是道理,是他想象中、主观中的历史。他认定价值判断优于事实判断。甚至对历史,他也采取这种态度。他所谈的历史,往往不是事实中曾有的历史(他根本就没兴趣对历史做事实的考证),而是他想象中的历史,在想象中美化或丑化的历史,或者说,是他主观中的历史。你看他谈尧舜、谈汤武,谈他们的立身、行事和政事,哪一点不是他主观认定“该是这样的”?用这种态度来研究历史,是不科学的;问题还在于,一个哲学家,对“真”不感兴趣,他还能叫哲学家么?他的哲学的贬值,不是必然的么?
二、行妾妇之事的“大丈夫”
上文讲孟子及儒学在战国这个大争之世的迂腐落后,在那个图霸的时代也注定了孟子以及他的言论不被吃香。
由此,我们来看儒家之大伪: 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墨子兼爱,被孟轲骂做无父绝后。杨朱言利,被孟轲骂成禽兽之学。(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法家强国富民,被孟轲骂成虎狼苛政。老庄超脱,被孟轲骂成逃遁之说。兵农医工,被孟轲骂为未技细学。纵横策士,被孟轲骂作妾妇之道。孟轲张扬刻薄,出言不逊,损遍天下诸子百家!
纵横策士图谋王霸大业,自然忠实与国,视其国情谋划对策,而不以一己之义理忖度天下。若其国需红则谋白,需白则谋红,需肥则谋瘦,需瘦则谋肥,何异于亡国之奸佞?所谓投其所好言无义理,正是纵横家应时而发不拘一格之谋国忠信也!纵为妾妇,亦忠人之事,有何可耻?却不若孟夫子游历诸侯,说遍天下,无分其国景况,只坚执兜售一己私货,无人与购,便骂遍天下,以泄心头积怨,犹如娼妇处子撒泼,岂不可笑之至?
三、险恶如斯,虚伪如斯的“好意”
(一)亲亲而非兼爱。
提倡爱,是如墨共同的,不同的在于儒家讲“别”,墨家讲“兼”。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混乱,乃是人们不相爱,而不相爱的原因,则正在于周文化的“亲亲”。“亲亲”导致自私,自私乃天下大害。墨子是第一个看穿统治者自私本质的明眼人。什么天下、百姓,全是骗人的鬼话。孟门只虚伪可见一斑。
(二)食人性
儒家大伪,更有其甚:其深藏利害之心,却将自己说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观其行,却是孜孜不倦的谋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丧家之犬!三日不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