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素材积累——流行歌曲中的文化常识(二).docx

常识素材积累——流行歌曲中的文化常识(二).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识素材积累——流行歌曲中的文化常识(二)

流行歌曲中的文化常识(二)  上次我们提到过歌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有很多作词人以自己的作品表达对某些人物或者某一作品的敬意,这次我们继续举例说明。“吃着火锅听着歌,就把常识给学了。”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没有听过著名歌手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的人可能很少,但是这首苏东坡的词在当时,传唱度也不低。词作开篇写出了写作背景:“丙辰中秋后,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写作这篇词作时,苏轼任山东密城太守,与自己的弟弟苏辙分别已经七年之久,中秋之夜赏月之余写下此作。  这首词是苏词的代表作,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历来为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所推崇。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俱废。”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例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被称为“诗圣”  B.“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作者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答案:C  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因此本题答案为C。  A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杜甫,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合称“李杜”。B项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出自《鹤冲天》,是作者柳永落第后的发泄之作。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柳永落第后写作的《鹤冲天》广为传唱,甚至宋仁宗都知道了这首词。后来柳永再次参加科考,被宋仁宗在中榜名单中除名,并且在他的试卷上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柳永因此谑称自己“奉旨填词柳三变”。D项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仓颉》  五月天有一首歌以仓颉为名,是一首写在文明即将消失前穿越时空的情诗。“当一个文明即将熄灭,有什么证明你我存在的岁月。多遥远,多纠结,多想念,多无法描写,疼痛和疯癫,你都看不见。想穿越,想飞天,想变成,造字的仓颉,创造能让你想起我的字眼。”在人类历史上,文字的发明对于文明的传承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传说中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发明者就是仓颉。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仓颉》中引用了《淮南子·本经训》的“天雨粟,鬼夜哭”,意指仓颉造字之后有异象,天上下起了粟米雨,而鬼魂在晚上哭泣。古人很喜欢用编造或者附会的方式,用一些“异象”、“神迹”来夸张地形容某事极其重要。仓颉造字也是如此。  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源自红麒麟定制式公考督学平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