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流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北流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受北流市润通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北流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初稿编制,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结论等进行第二次公告,以便征求广大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公告内容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北流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
建设单位:北流市润通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甲丫冲,属北流市陶瓷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
建设性质:技改
项目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
(二)项目背景
广西北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位于北流市民安镇兴上村甲丫冲,于2002年投入运行,主体包括垃圾填埋场、焚烧车间和堆肥车间三个部分。但是,由于设备老化、运行情况不佳和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等原因,目前焚烧车间、堆肥车间和老填埋坑早已停止使用。目前使用的垃圾填埋场是紧挨着原北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东南面扩建的,于2009年通过玉林市环保局的环评批复(玉环项管〔2009〕148号文),其填埋区与配套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分别于2010年11月和2012年1月通过环保验收并投入运行(玉市环验〔2010〕46号,玉环项验〔2012〕02号)。总库容只有30.36万立方米,目前已填埋8.03万立方米,仍不能满足北流市长远发展的需要,急需扩建垃圾处理设施。
为了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解决迫在眉睫的垃圾消纳和处置压力,2012年5月,玉林市发改委以玉发改环资〔2012〕19号同意由北流市润通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推动北流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的建设工作,为节约利用土地,拟拆除现有的老旧焚烧车间和堆肥车间及其设备,腾出空地建设本次垃圾焚烧工程,不新征占土地。
(三)建设内容
本次技改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1座垃圾焚烧车间及其配套设施,处理工程采用热解气化焚烧炉工艺,配套相应的余热利用系统、烟气净化系统,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为200吨。垃圾处理流程为:卸料→储坑暂存→筛分→焚烧炉→余热锅炉→半干式除酸塔→布袋除尘器→40米高烟囱排放。工程总投资7591.9万元。
(四)“三废”排放情况
1、废气:热解气化焚烧炉尾气,主要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以及少量重金属和二噁英类物质;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类物质年排放量分别为35.92吨、122.11吨和0.0359克毒性当量。
2、废水:包括垃圾储坑渗滤液、锅炉排污水、车辆及地坪冲洗水等。依托现有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3、固废:主要为焚烧炉渣、飞灰。焚烧炉渣直接送现有垃圾填埋区填埋处置,飞灰采用水泥固化后送广西危废处置中心安全处置。炉渣年产生量为12439.2吨,飞灰年产生量为4807.05吨。
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
(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各敏感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所有监测因子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一次最大浓度值限值要求以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l4554-93)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评价区域各监测因子中,以Pb占标率最高,TSP和PM10次之,表明Pb为该区域主要污染物。对于Pb占标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陶瓷工业园陶瓷生产釉料烧制排放烟气的影响。
厂界西(下风向)的无组织监控点臭气浓度超标,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2倍,其余监测因子可以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限值要求,超标原因为受到现有填埋场臭气排放的影响。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圭江兴塘河段断面(项目上游500m)、圭江良哥垌河段断面(项目下游500m)、高车河汇入口上游50m圭江河段(项目下游2000m),所有监测项目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而甲丫冲小溪沟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镉监测因子均出现超标现象,不能达到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的标准限值要求,最严重的污染因子为氨氮,最大超标倍数为101倍,其次为生化需氧量,最大超标倍数为34倍,超标原因主要为北流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早期的老填埋坑目前处于废弃状态,由于建设早,填埋坑未采取防渗措施,坑内积有大量的垃圾渗滤液且外渗严重,渗滤液外渗到甲丫冲小溪沟内,同时甲丫冲小溪沟也接纳垃圾填埋场沿岸面源污染及沿岸村屯未经有效处理的生活污水等所致。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厂区内的6个采样点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锰、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