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地质ch6.2概要
◆ 针对已出现的变形破坏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增强稳定性的措施 ◇ 截断和排出所有流入滑坡范围的地表水 ◇ 抽出所有在滑坡范围内的井中地下水和排去所有积水洼地的水。 ◇ 填塞和夯实所有的裂缝,防止表面水渗入。 ◆ 考虑工程的重要性是制定整治方案必须遵循的经济原则。(选择治、治重点) 2. 防治措施 ◆ 排水— 滑体外的地表水,拦截和旁引;滑体中的地下水,用水平排水廊道或竖向排水井排水。 ◆ 降低下滑力,增加抗滑力— 刷方减重,“砍头压脚”,修建支挡建筑物(其基础必须在滑移面以下),锚杆加固(对岩质斜坡) ◆ 改变滑带土的性质— 水泥或化学灌浆(岩质斜坡);电化学加固法、冻结法、焙烧法(土质斜坡)。(P87图6.32) 6.5 海岸带的地质作用 海岸带— 海洋与陆地的接触带,分为海岸、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三部分。后被海岸海洋取代。 6.5.1 海岸带的水动力特征 1. 波浪作用 破浪区 不对称浪区 对称浪区 大于1/2波长区 破 浪 ◆ 波浪的变形和破碎— 水质点运动的轨迹是由深水区的圆形转变为浅水区的上凸下扁的椭圆形;产生了波浪前坡陡后坡缓的形态,越近岸越明显,最终导致波浪的破碎。破浪处水深相当于1~2个波高。陡岸波峰倾倒,能量集中,破坏性大;缓岸受海底摩阻,能量逐步消耗;破浪点遭受的破坏最大。波浪破碎后形成进流和回流。 ◆ 波浪的折射— 深水区到浅水区,波浪发生折射。其使波峰线有转向与等深线一致的趋势。波射线在海水迅速变浅的岬角处辐聚,在海水较浅的海湾处辐散。 2. 潮汐作用 潮汐分海面垂直涨落(潮汐)与海水水平流动(潮流)。潮汐所引起的海面涨落,使波浪的作用范围扩大但作用时间缩短; 3. 海流作用 海流由盛行风向和因海水温度和盐度不同而产生的密度差异引起的海水流动,近岸区流速较小,风成海流只能搬运细粒泥砂。但沿岸区常有激浪流、潮流、风成海流构成的综合性海流,这种海流对泥沙搬运和海岸地貌的塑造有极大的作用。由季节风形成的沿岸流对所经海岸区域的海岸地貌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6.5.2 海岸地貌 1. 海蚀地貌 ◆ 海蚀作用— 水体本身的压力和被压缩的空气,对海岸产生强烈的破坏,力量可达0.3MN/m2甚至0.6MN/m2 。将水和空气压入岩体裂隙中,使其开裂松动,被掏蚀崩落。 ◆ 海蚀地貌 ◇ 海蚀崖 ◇ 海蚀台 ◇ 海蚀穴 2. 海积地貌 ◆ 泥沙横向运动所形成的地貌 ◇ 波筑台与水下堆积阶地 ◇ 海滩与滨岸堤 ◇ 离岸堤与泻湖 ◇ 水下砂坝与砂咀 ◆ 泥沙纵向运动对岸边的改造作用 ◇ 边岸形态的影响 ◇ 岸区地质结构的影响 6.5.3 沿岸建筑物的防护措施 护岸护港有两方面的含义:免受冲刷,保证建筑物安全;防止淤积,使潮汐电站等正常运行。 1. 根据海岸侵蚀、堆积的规律设置水工建筑物 ◆ 破浪堤— 设置在水下岸坡上,与岸线近平行,距岸30~50m,顶面在水下,深度与波高相近,可使波浪破碎,耗损其约75%的能量。(P91图6.39) ◆ 丁坝— 垂直边岸的堤坝,适宜在纵向沉积物丰富的岸段上使用,保护岸坡不受冲刷。丁坝的长度和间距应根据岸区主导风浪方向与岸线的关系确定。(P91图6.40) 防波堤 ◆ 防波堤— 防淤建筑物,相当于人工岸线或近岸岛屿屏障,利用纵向沉积物流的运动规律,将泥沙截留在港湾之外,布置方法与丁坝相同。(图6.41) 2. 修建直接保护岸坡免遭冲刷的防护工程 ◆ 护岸墙—木头、钢板或混凝土做成的垂直墙,表面外凸,建造时须注意其地基情况。 ◆ 抛石或砌石护岸— 具有柔性特点,能很好地适应岸坡的缓慢沉降,火成岩、连锁的混凝土块都是很好的护岸材料。(P92图6.43) 6.6 地面塌陷及处理对策(自学) 1.地面塌陷的定义及特征,地面塌陷的危害; 2.矿山采空区地表变形特征; 3.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 4.采空区的调查和监测; 5.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 6.岩溶地面塌陷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6.7 地面沉降及监测防治(自学) 1.地面沉降及其危害; 2.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特点及其发生原因; 3.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的监测; 4.地面沉降的防治。 * 6.4 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 6.4.1 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的类型 1. 有关概念 ① 斜坡— 自然形成、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段。 ② 边坡— 人为造成的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段。 简单斜坡或边坡要素: ① 斜坡和边坡本身— 地表的倾斜地段。 ② 坡缘— 坡地上限,斜坡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