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勘探概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性油气藏勘探概要

岩性类圈闭不同于构造类圈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圈闭边界条件的复杂性,圈闭形态的不规则性,圈闭赋存状态的隐蔽性,圈闭成藏条件的复杂性,油气运聚机理的多样性等方面 陕甘宁盆地 核桃园组 朱国华(1985)对陕甘宁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浊沸石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延长组埋深<2500m,Ro=0.5~0.8%,估算浊沸石形成温度50~80℃,是低温下形成的。他认为斜长石的压溶及其与孔隙水的相互作用是延长组砂岩中浊沸石形成的主要方式,其反应式为: 2CaAl2Si2O3+2Na++4H2O+6SiO2→CaAl2Si4O12·4H2O+2NaAlSi3O8+Ca2+ (钙长石) (浊沸石) (钠长石) 浊沸石既起了堵塞孔隙的作用,又起了支撑作用,使骨架颗粒免遭强烈压实,为后来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浊沸石次生孔隙砂体成为陕北地区延长组的主要储层。 (5)其它自生矿物的胶结作用 成岩过程中,还有一些其它自生矿物形成,如长石、石膏、硬石膏及氧化铁等,它们在数量上并不重要,但其存在对研究成岩历史,推测各种自生矿物的共与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溶解与交代作用 溶解作用可分为两类:一是固相均匀溶解;另一种溶解为选择性溶解。岩石组分的不一致溶解,所形成新矿物的化学组成与被溶解矿物相近,如长石高岭石化。前者多称为溶解,后者称为溶蚀。 交代是矿物溶解,同时被孔隙沉淀出来的矿物所置换,新形成的矿物与被溶矿物没有相同的化学组分,如方解石交代石英。 砂岩中矿物的溶解和沉淀主要与孔隙水中有机酸和碳酸的浓度及CO2浓度有关。同时也受地温和其他物理化学因素控制。 碎屑岩储层中的成岩作用与烃源岩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成岩阶段能产生大量有机酸:温度<80°,有机酸含量低;温度>80°,有机酸含量呈指数增加;温度>120°,有机酸将发生脱羧或部分脱羧。有机酸脱羧产生CO2控制了水溶液的pH,使之有利于溶蚀作用进行。若产生羧酸的高峰期略早于液态烃的生成时间,那么流经烃源岩临近砂层的羧酸可引起碳酸盐、铝硅酸盐的溶蚀,促使次生孔隙发育,提高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三、次生孔隙形成的机理 碎屑岩次生孔隙从成因上可分为三大类: ①由溶解(或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溶孔; ②由成岩收缩作用形成的收缩裂缝; ③由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构造裂缝(图4-11)。 (一)次生孔隙的成因类型 Schmit等(1979)对次生孔隙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表4-15)。从成因上讲上,由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可分为三类: 1、沉积物溶解产生的孔隙 常见的重要类型,由可溶性颗粒和基质(表4-16)的选择性溶解而形成。这些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可以产生大量的孔隙。 2、自生胶结物溶解产生的孔隙 是最常见的一种次生孔隙类型。溶解的胶结物大多是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铁矿,也有绿泥石、蒙脱石、沸石、硬石膏等(表4-16)。这些胶结物在溶解前可能存在于任何原生和次生孔隙中,而胶结物的溶解则可使孔隙重新开启和连通。 3、自生交代矿物溶解产生的孔隙 是由交代沉积组分的可溶性矿物(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等)经选择性溶解而形成,在砂岩次生孔隙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部分次生孔隙是由几种成因的次生孔隙组成。Schmit(1979)把这种不同成因的次生孔隙组合,以及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的组合,称为“混合孔隙”(图4-12)。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碎屑岩中的孔隙基本上都是混合孔隙。 (二)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 溶蚀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过程,无论是碳酸盐还是硅酸盐,其溶蚀作用都是地层中的孔隙流体和岩石在一定温压下反应的结果。碎屑岩中硅酸盐组分的溶蚀要比碳酸盐组分强烈的多(朱国华,1992),因此,研究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就是分析不同酸性流体对各类矿物的溶解过程。 酸溶性组分的溶解构成了碎屑岩储层中最主要的次生孔隙,导致酸溶性组分溶解的观点主要有二:一是含碳酸的水溶液引起的溶解;另一是有机酸,主要是短链羧酸即脂肪酸引起的溶解。 1、孔隙中的溶解流体 一般对地下岩石矿物进行溶解作用的流体主要有大气淡水、有机酸、酚及碳酸。在不同的储层和成岩环境中,流体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大气淡水对岩石矿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地表和近地表,通过断层和裂缝可延伸至地下深处;有机酸、酚、碳酸则是在地下,其作用范围主要在地下的岩层中。 (1)大气淡水 当盆地因构造运动地层抬升暴露地表或浅埋时,地层会遭到大气淡水的淋滤,或淡水沿沉积间断和不整合对地层进行淋滤与溶解;造成开启性无机酸水溶液的水循环,其作用范围主要在浅处地层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