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课程《自然灾害》复习资料概要
第一章 绪论
相关概念
自然致灾因子:其中“灾”是指 “危害性、危险性
自然灾害:其中“灾”是指“灾害、灾难”
危害性:是指致灾因子对承灾体实际造成的损害,强调结果;
危险性:是指致灾因子造成的损害的可能性,强调变化;
灾害已经发生的承受对象叫承灾体,没有发生灾害有可能承受损失的对象只能叫承险体
只有致灾因子超过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人类社会的损失,即灾害
人类社会的受灾程度取决于某种特定自然现象的变异程度,还取决于人类社会承受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
致灾因子的属性分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环境灾害等
发生时间和过程分类:突发性灾害、渐变性灾害
自然灾害的特点:
广泛性与区域性
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联系性
危害具有严重性
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决策者应该如何把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小?
灾前、灾中、灾后;生理、心理
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划分标准
以24小时的降水量为划分标准
如何划分不同等级的干旱。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干旱程度、持续时间、还是别的?
干旱: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大气干旱
气象灾害特征和机理
大气圈
大气圈组成:氮气(78.08%)、氧气(20.95%)、氩气(0.93%)、二氧化碳(0.037%)、水蒸气(0-4%)、其他极少量气体
对流层:对流层大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这层大气对流的原因,有地表(主要海、陆)受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对流、地表起伏不平引起的动力湍流以及冷暖空气交汇引起的强迫升降等。
对流层的高度在低纬地区大约17~18km,中纬度地区大约10~12km,高纬地区仅有8~9km。一般是夏季高、冬季低。热源主要是地面辐射,小部分太阳辐射。温度随高度升高下降,每升高100m降0.65℃。
平流层:平流层是自对流层顶到55km高度间的气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热能主要来源于对太阳辐射(主要是紫外辐射)的吸收,特别是臭氧的吸收。虽然臭氧的浓度自25km向上有所减小,但紫外辐射的强度随高度逐渐增强,而且空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迅速减小,这就导致高层吸收的有限辐射能可以产生较大的温度增量。由于温度垂直分布是递增的,不利于气流的对流运动发展,气流运动以平流为主,气流平稳、能见度好,是良好的飞行层次。
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km间气层称中间层。这一层已经没有臭氧,以致吸收的辐射能明显减小,并随高度递减,因而这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迅速下降,这种温度垂直分布有利于垂直运动发展,因而垂直运动明显,又称“上对流层”或“高空对流层”。热源为太阳辐射。
热层:中间层顶到800km高度间气层称为热层,热层气温随高度迅速升高,吸收太阳外层辐射;该层气体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又称作电离层。
散逸层:指800km高度以上的大气层。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热源为太阳外层辐射。
地球的大气在地面最稠密,90%的大气圈质量都集中在地面以上16km的范围以内。
有人将离地面100km的地方称为地球大气与外界空间的边界,把它叫做卡曼线(Karman)。
在5.6km的高空,大气压约为海平面的50%,这表明5.6km以内的低层大气的质量为整个大气圈的一半。
全球尺度大气的运动
大气运动的能量有多种来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能。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它送到地球的光功率有12×10?TW。
太阳在大气圈顶部垂直照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大致是个常数,为1370W/m2,被称为太阳常数。
理想状态的风: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形成了风。
单圈环流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一致的,并且没有地球自转运动,即空气的运动既无摩擦力,又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赤道受热空气上升形成赤道低压,极地空气冷却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在低层产生自极地流向赤道的气流补充了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气质量,这样就形成了赤道与极地之间一个闭合的大气环流,这种经圈环流称为单圈环流。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渐增大。
三圈环流
假设地球有自转,地球表面均一。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存在地转偏向力,迫使运动着的大气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赤道上受热上升的空气自高空流向高纬,随着纬度的增加,地转偏向力作用逐渐增大,气流就逐渐向纬圈方向偏转,到30° N附近,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相等,它阻碍气流向极地流动。故气流在30°N上空堆积并下沉,使低层产生一个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赤道则因空气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这就导致空气从副热带高压带分别流向赤道和高纬地区。
极地寒冷、空气密度大,地面气压高,形成极地高压带。从极地高压区流出的偏东风和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偏西风在60° N附近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高教强国之道0927.ppt
- 大学英语写作指导概要.ppt
- 中央空调、地暖、智能 产评导读.ppt
- 大学英文婚纱种类介绍演讲概要.pptx
- 大学英语四六级干货(完整版)概要.docx
- 中支营销五大系统及保险公司运营简介(刘明亮).ppt
- 中文金型研磨.docx
-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辅导课概要.pptx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课件概要.ppt
- 中小学心理测验综合系统.doc
- ASX_Series_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Battery-Backup-Kit-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DCB-05-V2-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DEIMOS-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xess-Pro-Series-2120-Roller-Shutter-Pendant-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P-Diamond-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PD-Power-Drive-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Controll-A-Door-Secure-SDO-6-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MX_Series_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ELI-250-Installation-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燃煤热风炉技术条件.PDF
- 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校园平面图.PDF VIP
- 中级车号员(长)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铁路车号员(长):中级车号员(长)测试题.docx VIP
- 铁路车号员(长)中级车号员(长)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车号员一体化考试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铁路车号员(长)综合练习试卷(铁路车号员(长)).doc VIP
- 铁路车号员(长)铁路车号员(长)综合练习试卷.doc VIP
- 初中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策略与实践.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