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邱泽亮针刺得气的基本认识及典籍论述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校友会.doc

邱泽亮针刺得气的基本认识及典籍论述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校友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邱泽亮针刺得气的基本认识及典籍论述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校友会

針刺得氣的基本認識及典籍論述 81級針灸 邱澤亮 摘要:針刺得氣是針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針灸從業者對得氣的理解不夠,重視不足,觀點不同,異辯不少。本文從得氣的基本概念入手,從《內經》《難經》記載開始,通過收集針刺得氣古今研究的有關資料進行探討及分析, 希望對針刺得氣有一個完整全面的記述。 通過研究筆者認識到:辨證選穴、行針施術是針灸的重點,得氣是治療的關鍵。針灸從業者應學習名醫名家經驗,打好堅實的理論及臨床基礎,深入去探研什麼是得氣以及得氣對於臨床的指導作用,廣泛將得氣貫徹於臨床的始終。 第一部分 基本認識 得氣的定義 現代關於得氣的定義有多種,最主要也較權威的有以下三種: 邱茂良主編《針灸學》(1):得氣亦稱針感,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的經氣感應。當這種經氣感應產生時,醫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同時患者也會在針下出現相應的痠、麻、脹、重等甚或沿著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的感覺。如無經氣感應而不得氣時,醫者則感到針下空虛無物,患者亦無痠、麻、脹、重等感覺。 梁繁榮主編《針灸學》(2):當針刺腧穴得氣時,患者的針刺部位有酸、麻、脹、重等感覺,有時還會出現熱、涼、癢、抽搐、蟻行等感應,這些感應有時還可沿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擴散。少數敏感者還可出現循經肌膚動、震顫,或出現循經性皮疹帶,紅、白線狀現象。在患者產生感應的同時,醫者刺手亦能體會到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感應。若針刺後未得氣,患者則無任何特殊感覺或反應,醫者刺手亦感到針下空鬆、虛滑。 陸壽康主編《刺法灸法學》(3):得氣是指接受針刺者的主觀感覺和反應。主要有酸、麻、脹、重、涼、熱、觸電感、跳躍感、蟻走感、氣流感、水波感和不自主的肢體活動,以及特殊情況下的疼痛感等。感覺的性質與機體反應性、疾病的性質和針刺部位密切有關。一般是敏感強壯者反應強,遲鈍虛弱者反應弱;指趾末端多痛;四肢肌肉豐厚處多酸、麻、脹、重,易出現觸電感、向上下傳導,遠端放散等;腹部多為沉壓感;腰背多酸脹感。寒證、虛證為陰,得氣後多為酸麻癢;熱證、實證為陽,得氣後多為脹、觸電樣感覺。 以上3種版本對得氣的描述不盡相同,第一種先描述醫者指下感應,第二種先描述患者針下感應,兩者均認為得氣同時包括了醫者和受針者的感覺,第三種只描述患者的主觀感受即針下感應,而對醫者指下感應沒有記述。由此可以看出現代雖然對得氣的認識越來越具體,對得氣感應的指征描述越來越詳盡,但各家對得氣的理解卻不盡相同。 二.得氣的感應(4) 得氣的感應包括患者針下感應和醫者指下感應,常見的得氣感應有如下幾種: (一)患者針下感應 1.痠:這是常見的針感之一,多出現在局部,有時也放散到周圍或傳到遠端。這種“痠”多出現於深部有肌肉組織之穴位上。其出現是以四肢大肌群為主,腰部次之,頸部、背部、面部再次之,胸腹部尤其胸部少見。末梢敏感之穴位上很少出現痠感。其性質與劇烈運動後肌肉因乳酸蓄積而致之痠痛中的“痠”頗相似。 2.麻:麻在臨床上極為多見,這種感覺除了局部性外,有一定的傳導性,而且感覺明顯,有一定的持續性,除四肢末梢外,其他穴位均常常出現。“麻”是針後最易出現的針感。 3.脹:脹在針感中是多見的,表現為局部性,偶爾也放散到穴位的周圍,呈片狀擴散,與局部注射藥物所形成的脹感相似。在產生痠的針感之前,往往出現脹。 4.痛:此處所討論的痛,是指進針後組織深部所產生的痛感而言。這種痛感有時在局部,有時傳到遠端。如果能避免產生疼痛那當然是理想的了。在不能避免的情況下,能迅速把這種疼痛改變過來,也是必要的。這種疼痛感產生於局部時,只要稍微改變針尖方向就可以舒緩過來。 5.觸電樣針感:這種針感也叫放射樣感或閃電樣感。它傳導的性質明顯而迅速,可放射到很遠的部位,其感覺的產生持續時間短,多伴隨提插捻轉時產生,像閃電樣的很快向前傳導到放散很遠,提插捻轉停止,針感也就停止。多在四肢大穴上出現。 6.水波樣針感:這種針感是很舒適的。它多在四肢大穴上出現,它的基礎針感是麻,行針時多可有麻的針感沿一定方位向遠端不斷地推去,柔和而又均勻的刺激一波接一波地傳到穴位上,如後浪推前浪一樣,針感也是不斷出現而又不斷逸去,故名之為水波樣針感。它是“麻”的一種特殊形式。 臨床上患者針下感應還包括熱感、涼感、癢感、蟻行感等等。 (二)醫者指下感應: 1.沉:針體進入穴位一定深度時,上提阻力較大,下插阻力較小,有針往下吸的感覺2.重:行針過程覺有抵抗力與吸引力,上提下插及捻轉均有一定阻力。 沉和重有一定的相似,一般來說,沉是向下單向的吸引力,重則是指多方向的吸引力。 3.緊:行針時阻力增加,有物纏繞感,較為柔和。 4.澀:行針時有阻力,有物刮針感,較為粗硬。 5.滯:行針時不順,提插捻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