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探究探究一我国的地震灾害问题导引材料我国大陆地区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我国的地震灾害
问题导引
材料: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地震灾害事件14次,其中重大地震灾害事件2次,一般地震灾害事件12次。地震共造成294人死亡,15 6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95.36亿元。全年共65个县(市、区)623.68万人受灾。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地震灾害有何特点?
提示:我国地震灾害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分布范围广;二是地震频率高,强度大;三是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2)为什么我国地震灾害频发?
提示: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加之又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3)我国地震的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地震分布不均匀,呈条带状分布,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4)为什么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提示:虽然我国地震活动西多东少,但是我国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而西部人口稀少,所以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名师精讲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2.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联系密切。
【例1】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3月19日20时19分在台湾省花莲县(北纬24.1°,东经122.3°)发生里氏5.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台湾岛地震灾害频发?
(2)在同一次地震中,岛的东部和西部灾害强度相同,其灾害的危害程度东部比西部________,分析原因。
(3)该岛地震发生后,还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的发生?
解析:第(1)题,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频发。第(2)题,灾害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能力。第(3)题,该岛地震发生后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1)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小 西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多、交通设施密集。
(3)滑坡和泥石流。
拓展延伸 为什么我国近年来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不断下降,而经济损失却不断上升?
提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探究二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3年7月8~11日,受连日暴雨的影响,汶川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是汶川县“5·12”特大地震后遭受的受灾范围最广、受灾人数最多、受灾损失最大的次生灾害。全县90%的乡镇、村寨、社区和人口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超过九万一千人,汶川县因灾一度第五次成为孤岛。
材料二: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图。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在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泥石流灾害频发?
提示:在这些地区,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降水集中,多暴雨,再加上地势起伏较大,所以,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高。
(2)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泥石流和滑坡以中西部为多,尤其集中在山地与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交界地区,特别是以西南地区最为严重。
泥石流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该线以西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以东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滑坡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较稀疏,西部较密集,秦岭—川西—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3)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灾害的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提示: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因为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夏季风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石灰岩等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名师精讲
1.我国的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多发的原因
分布 相同点 与地形地势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阶梯转换处;东部地区稀疏,西部地区密集;秦岭、川滇山地是集中分布区 同点 泥石流 滑坡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该线以西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以东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较稀疏,西部较密集,秦岭—川西—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 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的国家之一 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 我国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土地面积的66%,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到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 人为原因 人们对山区开发程度不断加大 2.我国暴雨泥石流和冰川泥石流的分布及成因
类型 分布 成因 暴雨泥石流 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 干旱季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验室通风柜各项规范及标准汇总vav变风量控制系统.doc
- 试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工作规则北京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doc
- 试验废液相容表云林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doc
- 试验废弃物进场程序明新科技大学.doc
- 试验室的生物安全昆明医科大学.ppt
- 试验尿液一般检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系.ppt
- 试验手段与可行性分析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ppt
- 试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北大未名bbs.doc
- 试验总结扬州大学物理试验教学中心.ppt
- 试验总生菌数测定平板计数法platecount 稀释涂抹法.ppt
- DB_T29-276-2020: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规范.pdf
- T_CMSA0015-2020:隔离式防雷与接地保护装置及系统技术要求.pdf
- DB11_1889-2021:站城一体化工程消防安全技术标准.pdf
- DB_T29-199-2018:天津市集中供热热量表应用技术规程.pdf
- DB_T29-103-2018:天津市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 T_ASC28-2022:建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隔离防雷技术标准.pdf
- T_CPSS1005-2020:储能电站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储能变流器通信技术规范.pdf
- T_CPSS1004-2020:用户侧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及接入系统技术规范.pdf
- T_CSCS019-2022:凿岩机用接杆钎尾.pdf
- T_CSCS030-2022:钢结构菱镁水泥防火装饰一体化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