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土地利用规划基础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2章 土地利用规划基础理论

REC of BNU Zhuhai Campus Lufan 土地利用规划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 陆凡 E-mail:lufan99@163.com Mobile667768 QQ:919215823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地域分异理论 第二节区位理论 第三节人地关系理论 第四节经济理论 第五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六节景观生态理论 第七节系统论 第八节控制论 第一节地域分异规律 一、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三、地域分异规律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一、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构成土地的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貌、地质等成自然地带性分布,各有各自特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土地,使土地类型及其利用也表现出地域分布特点。 1、水平地带性 ⑴纬度地带性  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导致太阳辐射能自赤道向两极呈规律递减,由此产生土地诸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按纬度呈现带状分布规律。 ⑵经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除受太阳能辐射影响随纬度地带性变化外,由于大陆和海洋的位置关系影响,受季风气候和大陆干旱气候支配,降水分布有自沿海向内陆有逐步减少的趋势,与经度相平行。 2、垂直地带性  指土地的温度条件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温度下降,湿度随之上升。每升高百米温度下降0.5℃-0.6 ℃ ,降水增加20-30mm。 3、区域性规律(非地带性) 在地带性区域内,土地分布不符合地带性规律,由局部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等差异所引起的差异,从而引起局部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不同,称土地区域性规律(非地带性)。 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人类社会分工表现为两种形式: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 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的分工,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区际间产品交换和贸易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区域间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是其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劳动地域分工表现为 “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这种表现由经济利益决定。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绝对利益,李嘉图-比较利益论,俄林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生是历史发生的必然结果;地域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广泛应用于经济区划和规划上,也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综合考虑经济、资源、市场、交通、投资、政策、劳动力等条件,寻找具有相对优势的土地利用分区。 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工是探讨区域差异性的规律,是地域性或区域性的核心内容。地理学认为地域性就是同质性问题和异质性问题。某一地理要素或若干地理要素结合,区域内同质,区域间异质。换言之,地域分异就是地区差异性。 二战以前,人们把区域理解为等质区域(区域内具有高度一致性);战后,重视结节区域,结节区域内部存在一个或数个结节点(核心),它们的辐射流联系着辐射区,结节区域就是由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核心与其辐射区组成的。均质区域和结节区域可用下图表示。 在土地利用中同样具有地域分异特征,地域性是土地利用的最基本特征。 无论是空间利用还是生态利用或景观利用都具有地域性。 劳动地域分工表明经济活动具有地域性,土地利用同样具有地域性。 三、地域分异规律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1、突出特色,寻求优势 首先从土地利用的基础-自然地理条件出发,探求与众不同的方面-优势,突出特色是土地利用的灵魂; 其次,从社会经济发展出发,创造特色,一方面使有特色的土地资源越发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弥补土地资源某些方面不足。 寻求自然、社会经济的优势和特色的过程,是土地资源分析评价过程-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利用区划 土地利用区划是在深刻理解土地资源分布的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域分工的基础上作出的,包括土地利用地域划分和土地利用区划分。区划是寻求相对一致性区域,区别有差异性区域。 土地利用区划具有层次性(等级系统),区域范围越大,等级越多,分区也多;区域越小,等级越少,分区也少。 3、土地利用分区 是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空间布局的基础。土地利用分区有两种:用途分区即在土地利用中,某些地段逐渐用于某种专门用途;用地管制分区即在法律或其他条件约束下,土地用于某种固定用途。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已有的自然分区基础上,促使土地利用形成合理的控制分区。土地利用分区的划分和布局与城市规划有很大不同,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重视。 4、制定土地利用发展战略 制定土地利用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是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区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