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血液回收时补液量的计算2.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术中血液回收时补液量的计算2

目的 通过“计算”的方法,使临床医师能够通过自体血液回收装置的回收容量合理估测真实失血量 估算病人所需的用于补充红细胞及血浆成分的容量 回顾 自体血液回收的自体血容量乘以3.4~4.0倍可以合理估计出病人总失血量 自体血液回收容量乘以2.4~2.8可以合理地用等渗胶体液对总失血量中丢失的非细胞成分进行容量替代治疗 自体血液回收容量乘以7.2~8.4可以合理地用等渗晶体液对总失血量中丢失的非细胞成分进行容量替代治疗 问题-1 自体血液回收容量在全部血液得到洗涤回收后才能确认,这时手术临近结束,计算出来的失血量有什么指导意义? 回答 快速计算的目的在于临近手术结束时对手术总失血量作一估算,在术中失血得到充分回收的前提下体现其临床意义 提供一种快捷的计算总失血量的途径 并不是计算总失血量的“金标准” 问题-2 自体血液回收容量2.4倍的胶体和7.2倍的晶体量都需要围术期算入补液量吗? 回答 所计算的晶体和胶体量均为假设为单一补液所需输入量 术中补液还是按照混合的原则输入 输入的胶体液应按失血量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补给 问题-3 自体血液回收装置临床应用中可能发生什么问题? 回答 对自体血液回收装置的熟悉问题 问题-4 使用了自体血液回收装置,是否还需要输入异体血?应该输入多少异体血?是否需要输入血浆? 回答 1 监测失血量 定时观察术野,与术者沟通,及时发现弥漫性微血管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应用常规方法计算失血量(如统计吸引器吸引血液量和纱布吸血量) 2 监测重要器官灌注和氧合 常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和心电图。必要时应用特殊监测,如超声心动图、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 3 监测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 大量失血或出现器官缺血征象时监测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60g/L,特别是急性贫血须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100g/L通常无须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60~100g/L是否须输血应根据是否存在进行性器官缺血、进行性出血、血管内容量不足和氧合不佳等危险因素决定。 问题-5 回收的自体血液中是否还有残留的麻醉药物?是否可能导致复苏延迟? 回答 维库溴铵:30%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容积为 0.19L/kg,消除半减期 58~71 min 芬太尼:静脉注射1分钟即起效,4分钟达高峰;蛋白结合率84%,消除半衰期4.2h 问题-6 什么时候应该补充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 回答 输入冷沉淀 出血病人在输冷沉淀前如果有条件应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纤维蛋白原1.5g/L无须输冷沉淀 输入新鲜冰冻血浆 出血病人在输注前如果有条件应行凝血功能监测。如果PT、INR和APTT正常,无须输新鲜冰冻血浆 重组活化Ⅶ因子 传统方法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无效时可考虑应用重组活化Ⅶ因子 谢谢 *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杨永刚 术中血液回收时补液量的计算(2) 2006年美国麻醉医师联合会(ASA)输血指南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