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大气环境化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大气环境化学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空气作用: ①空气是生命的支柱,它为人类及动物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②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13公斤(10立方米)的空气。 ③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提供人类和动物的食物。 ④大气中的氮通过不同形式的固氮作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变为生命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⑤大气在以太阳为能源的庞大的蒸馏室中起冷凝器的作用,形成降雨,从而把水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为陆地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 ⑥大气还吸收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和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电磁辐射,滤掉了被长小于290纳米的紫外辐射,使地球上的生物兔受其伤害。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们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大气层的结构 围绕地球的大气总质量约为5.5x105吨; 地球的总表面积约为5.1x1014平方米; 地球表面的压力,大致为1千克每平方厘米。 1、大气质量在铅直方向的分布: 大气质量在铅直方向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2、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密度层结: 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密度层结: 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 大气层结分为: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逸散层)。 1)对流层: ①是大气的底层,其平均厚度为12km。 ②该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对流层内大气的重要热源是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 故离地面越近气温就越高。 大气垂直递减率: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 Г=-dT/dz 式中:T一绝对温度,K; z—高度。 在对流层中,平均而言dT/dZ0 Г=0. 6K/100m。 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 0.6℃。 ③大气中绝大多数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中。 这一层内含有全部大气质量3/4的大气和几乎所有的水汽; 风、雨、雷电和冷暖转变等发生在这一层内。 ④污染物直接进入对流层。 (2)平流层: ①高度:12~55km。 ②温度: 在25km以下的低层,随高度的增加气温保持不变或稍有上升。 从25km开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③在15-35km高度范围内存在臭氧层,其浓度在25km处达到 最大。 原因: 氧原子和氧分子结合为臭氧分子时,便可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④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后,它会由此而形成一薄层, 使污染物遍布全球。 平流层十分稳定(上热下冷,逆温层) 超高速飞机多在平流层底部飞行,既平稳又安全 飞机排放出来的废物可破坏臭氧层。 (3)中间层 ①高度:55~85km ②温度: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顶部可达-92℃左右。垂直温度分布特征与对流层相似。 ③空气垂直运动相当强烈 由于层内热源仅靠其下部的平流层提供,因而下热上冷。 (4)热层 ①高度: 85~800km。 ②温度: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顶部可达到1000K以上。 该层内空气极稀薄,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 辐射下,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称为电离层。 二、辐射逆温层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 可由垂直递减率(Г)的变化情况来判断: 当Г=0时,称为等温气层; 当Г<0时,称为逆温气层。 例如:在山区,山峰上方,日光照射,上面的空气热,下面冷,就形成逆温层。 逆温现象经常发生在较低气层中,这种气层稳定性特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五、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1.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 ②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 ③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 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2.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的影响 (1)海陆风: 海洋: 表面温度变化缓慢(由于有大量水); 大陆: 表面温度变化剧烈。 海风: 白天陆地上空的气温增加得比海面上空快,在海陆之间形成指向大陆的气压梯度,较冷的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而生成海风。 陆风: 夜间却相反,由于海水温度降低得比较慢,海面的温度较陆高,在海陆之间形成指向海洋的气压梯度,于是陆地上空的空气流向海洋而生成陆风。 海风发展侵入陆地时,形成一层倾斜的逆温顶盖,阻碍 了烟气向上扩散,造成城市空气污染。 (2)城郊风: 热岛效应: 在城市中,工厂企业和居民要燃烧大量的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热能排放到大气中,于是便造成了市区的温度比郊区高。 形成逆温层,使城市上空空气污染加剧。 (3)山谷风: 谷风: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