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2chapter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ppt

[工学]2chapter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2chapter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Chapter 1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Properties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亲水性与憎水性——θ角称为润湿角或接触角 无机非金属材料θ<90° 沥青及合成高分子材料θ>90° 吸水性与吸湿性——重量吸水率Wm与体积吸水率Wv;Wm 与Wv的关系(Wv = ρ’干Wm / ρ水) 耐水性——软化系数K软 抗渗性——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 抗冻性——冰冻的破坏作用、抗冻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例4】已知某种建筑材料试样的孔隙率为24%,此试样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为40cm3,质量为85.50g,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89.77g,烘干后的质量为82.30g。求该材料的密度、视密度、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含水率。  解:密度=干质量/密实状态下的体积=82.30/40×(1-0.24)=2.7g/cm3    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的体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89.77-82.3)÷1/40=0.187 =18.7%????? 闭口孔隙率=孔隙率-开口孔隙率=0.24-0.187=0.053 =5.3%????? 视密度=干质量/包含闭口孔隙的体积=82.3/40×(1-0.187)=2.53 ?g/cm3 ??? ? 含水率=水的质量/干重=(85.5-82.3)/82.3 =3.9% 导热性——概念及影响因素 比热及热容量——概念及影响因素 耐燃性——概念及影响因素 §1.2 材料的力学性质 力学性质——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关变形的性质和抵抗破坏的能力 材料的变形——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材料的强度——静力强度、疲劳强度与理论强度 影响强度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受力状况、试件的状况(如尺寸、截面积、形状等)、试验装置及环境条件】及环箍效应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 具有该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抵抗振动及冲击作用能力差) 砖、混凝土、石材、玻璃、陶瓷、铸铁等属脆性材料。 材料抵抗冲击或震动等动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韧性(或冲击韧性),以试件受冲击时单位体积(面积)内所能吸收的冲击功来表示。 材料的冲击韧性可以反映材料既具有一定强度,又具有良好受力变形的综合性能。 脆性材料的冲击韧性小 ;塑性材料韧性大 硬度: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如金属材料)或刻划(陶瓷等材料)的能力。 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材料的耐磨性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硬度有关。 进入第二章学习 1.2.2.3 徐变与应力松驰 固体材料在持久荷载的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长的现象称徐变;材料在持久荷载作用下,若变形因受约束不能增长,其应力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小的现象叫应力松弛。 2) 产生徐变的原因: 对晶体材料,晶格的滑移及位错的移动; 对非晶体材料,外力作用下发生黏性流动。 3) 徐变的影响因素: 与应力大小(图1-2)、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 1.2.2 材料的变形性质 1.应力未超过某一极限值 2.应力达到或超过某一极限值 4) 混凝土材料的徐变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有利面:可削弱材料结构内部局部的应力集中现象; 不利面: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损失 1.2.2.3 徐变与应力松驰 1.2.2 材料的变形性质 1.2.3 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1.2.3 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1.2.4 材料的硬度、耐磨性 材料的硬度大、韧性高、构造密实,抗磨损和磨耗的能力较强。 耐久性Durability ——概念及影响因素 环境协调性Harmony with environment——概念及影响因素 § 1.3 材料的耐久性与环境协调性(★)Durability and Harmony with environment 1.3.1 引起材料破坏的原因及材料的耐久性 物理作用包括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及冻融作用。 化学作用包括酸、碱、盐等物质的水溶液或气体对材料的侵蚀破坏。 生物及生物化学作用是指材料被昆虫、菌类等蛀蚀及腐朽。 1.3.1.1 引起材料破坏的作用因素 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 1.3.1.2 不同的材料所受的主要破坏作用不同 砖、石及砼等矿物质材料,主要有物理破坏作用(大气或水位变化区)或同时有化学侵蚀(水中); 金属材料,主要是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作用; 木材及植物纤维等有机质材料,生物作用而破坏。 沥青质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多是阳光、空气及热作用而逐渐破坏。 1.3.1 引起材料破坏的原因及材料的耐久性 耐久性是材料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性质,是指材料在所处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能,抵抗破坏作用的能力。 1.3.1.3 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耐蚀性、耐磨性、抗老化性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