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经济学家.PDFVIP

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经济学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经济学家

  地 质 科 学   2010年 10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5(4):969—986 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 晚中生代构造隆升历史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约束 1,2 1,2 3 李建华  张岳桥  董树文 1,2 1,2 施 炜  李海龙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2.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 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3.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 摘 要 对采自于北大巴山凤凰山基底隆起 8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和热历史 模拟表明,凤凰山基底隆起陆内造山运动结束后的隆升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早白垩 世中晚期(135±5~95±5Ma)缓慢隆升,晚白垩世(95±5~65±5Ma)快速隆升。大巴山北缘韧 40 39 性剪切带黑云母 ArAr坪年龄证实大巴山北缘中晚侏罗世(1657±19Ma~1612Ma)存在 快速隆升剥蚀,其与大巴山强烈陆内造山作用阶段有关;早白垩世中晚期缓慢隆升代表了陆 内造山结束后的稳定阶段;晚白垩世快速隆升为一次区域性隆升事件,在秦岭、大别和武当等 地区均有反映,隆升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伸展垮塌作用,沿秦岭造山带发育一系列伸展断陷盆 地。区域对比分析表明,凤凰山基底隆起隆升历史与黄陵、汉南地块接近,但与武当地块存在 明显区别,反映了秦岭造山带的不均一隆升过程。南大巴山前陆带 1个样品的热史模拟结果 显示,南大巴山前陆带自早白垩世以来与凤凰山基底隆起经历了一致的隆升过程。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 晚中生代 构造隆升 大巴山 凤凰山基底隆起 中图分类号:P542,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10)04-969-18 大巴山为秦岭造山带中部具代表性的一条重要山脉,它以向南西的弧型凸起为典型 特征,这一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并备受构造地质学家关注(张国伟等, 1997,2001;李三忠等,2002;董树文等,2006)。前人对大巴山构造带的研究已经取得 了长足的进展,多数人认为大巴山构造带并非一次构造事件的产物,而是经历多次构造 事件叠加形成的复合型构造带(许志琴等,1986;乐光禹,1998;董云鹏等,2008)。然 而,关于大巴山构造带的演化过程和最终定型时代,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存在两种主要 认识。一种认为,大巴山在经历印支期陆—陆碰撞造山与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基础上, 于喜马拉雅山期最终定型(邓康龄,1992;胡宝清等,2001;汪泽成等,2004,2006;沈   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编号:SinoProbe0801)资助。  李建华,男,1985年 10月生,博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lijianhua0301@126.com 张岳桥,男,1963年 8月生,博士,研究员,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专业。本文通讯作者。Email:zhangyueqiao@ yahoocom 2010-06-10收稿,2010-07-15改回。 970 地 质 科 学 2010年 传波等,2007);另一种观点强调,印支期为大巴山构造格局形成的雏形期,而燕山期则 ① 为大巴山构造格局的最终定型期 (董树文等,2005,2006)。随着调查的深入和造山带 构造变形的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的测试分析,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印支期陆—陆碰撞造 山和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事件对大巴山构造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